查爾斯‧艾弗里 / Charles Avery
(英國) b.1973
現居住並工作於倫敦
查爾斯.艾弗里自2004年以來便長期致力於書寫一座虛構的島嶼。他透過素描、雕塑與文字,描繪出這座虛構島嶼境內的拓撲學、宇宙觀與這方虛擬國境的居民。我們可將此計劃視為一種針對哲學、藝術創造等做為核心主題的冥想,以及一種對殖民和世界所有權的省思。
艾弗里在「2014台北雙年展」中設置一座裝飾性的青銅池塘。這個池塘是從〈藝花園〉(Jadindagadendar)運來的;「藝花園」是這座虛構島嶼首都「擬聲市」(Onomatopoeia)的市立花園,而「擬聲市」不僅是該島首都,也是港口和通往這座島嶼的樞紐。在「藝花園」這座笛卡爾式的花園裡,每一物種都體現著一種數學思維、本質或現象。這幾座植物園並不是由活的植物標本組合而成,而是人工樹林與花朵,島民認為它們是在反駁大自然。池塘裡面優游著〈第九〉這些神聖的鰻魚(作為食物的鰻魚是支撐島民經濟的堡壘),而鰻魚——最原始、最具線性、最有方向的生物——就代表意志。
銅牆鐵壁的城市,每隔一段距離便設有一座高塔,大火在高塔上熊熊燃燒,照亮了昏黃薄暮,藉以威嚇在高牆下猖獗妄行的未知威脅。一般來說「擬聲市」都堅守城池,維持城市不受外界侵擾,高牆下,周遭被照得一片光亮;然而,某天卻來了一團由年輕男女所組成的旅遊探險隊,他們冒著生命危險來至島上,尋找一頭在荒野四下閒晃、名為「本體」(Noumenon)的怪獸,即便「本體」逃過之前各個世代的搜捕,探險隊還是毅然決然搭船前來尋找。
島上理性的公民寧願爭辯怪獸「本體」存不存在或牠有多奇特,而不願討論城裡的酒吧及沙龍有多舒適。這種永無止境爭論被稱為「永恆的辯證」(Eternal Dialectic):百花齊放的哲學討論,已經變成由不同信條與派系之爭所組成的複雜體系,每顆頭顱上冒出來的獨特頭飾就代表著他們各擁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