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的北歐藝術笑匠 - Ola Pehrson

文 / 吳曜宇

 

瑞典藝術家奧・培爾森1964年出生於斯德哥爾摩,以錄像作品和數位工具的運用而著名,他在創作中常常使用電腦等新科技來作功能性或象徵性的運用,培爾森就讀德國柏林高等藝術學院(Hochschule der Künste Berlin,柏林藝術大學前身),畢業後又繼續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皇家美術學院(Kungliga konsthögskolan)攻讀碩士,並曾於瑞典國內外知名的藝廊、美術館以及藝術博覽會展出過他的作品,包括像是: 日本山口縣立美術館(Yamaguchi Art Museum)、橫濱美術館(Yokohama Museum of Art)、廣島市現代美術館(Hiroshima City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瑞典坦斯塔藝術中心(Tensta Konsthall)、馬爾默藝術中心(Malmö Konsthall)、斯德哥爾摩Färgfabriken 美術館,以及還有位於斯德哥爾摩的當代美術館(Moderna Museet);另外像是巴西聖保羅雙年展(São Paulo Biennial)、土耳其伊斯坦堡雙年展(Istanbul Biennial)和瑞士巴塞爾藝博會(Art Basel)等等都曾經看過培爾森作品的身影。2006年,正值培爾森在國際上逐漸受到重視的同時,其作品〈獵殺大學炸彈客〉(Hunt for the Unabomber, 2005)首次被選為斯德哥爾摩當代美術館的年度團體展「Modernautställningen 2006」的參展作品,然在前往度假途中經于斯達爾(Ljusdal)時,與其妻子及一雙兒女死於一場車禍意外,不幸英年早逝。為此,我和當年策劃「Modernautställningen 2006」的策展人約翰・彼得・尼爾森(John Peter Nilsson)見面,藉此增加對培爾森的了解。

「雖然瑞典曾經發生過幾次情況嚴重的抗議運動,不過我相信在奧・培爾森那一個世代的人,多少不太相信所謂靠激進手段來達到顛覆社會與改變體制的目的,雖然他並非屬於上街流血的青年,可是他和同為藝術家的妻子對於許多社會與政治等公共領域的參與,並不亞於其他人。」策展人尼爾森如是說。

這次臺北雙年展所展出的作品〈絲蘭投資貿易工廠〉(Yucca Invest Trading Plant, 1999),充分顯示出培爾森以一種新的表現手法去想像虛擬的電腦演算程式和具體而微的真實世界介於兩者之間的關係。在此之前,不得不稍加提及其同年作品〈桌面〉(Desktop, 1999) 這件大型裝置分成兩個部分,一邊是將1995年所發佈的經典電腦作業系統Windows95以10:1的比例再製而成的創作, 把藍綠色電腦桌布畫在牆上,並且使用釣魚線懸吊像是「我的電腦」等應用程式外形雕塑在畫布前,十公尺外的另一頭則是將前者以即時(Real-time)的方式呈現在電腦螢幕上,相互輝映。 〈絲蘭投資貿易工廠〉這件九〇年代的作品展示了時人資訊使用的情境。許多人窮盡各種方式來預測交易市場的走向,有的人靠小孩或老人報明牌,有的人則是藉由地理天象來推論,如今科技進步,甚至手機上有各種玲琅滿目的程式可供使用者分析值得購買的股票證券,不過在九〇年代末個人電腦甫剛起步、平板電腦與大哥大還不甚普遍的年代,當時瑞典藝術家培爾森已經想到用一盆絲蘭棕櫚樹放置在一臺電腦旁,經過六個月時間密集的專業訓練,這盆棕櫚樹最後可以藉由與電腦所連接的電線來感受到交易市場的變化,從斯德哥爾摩證券交易所中十六檔股票中選出最值得投資的股票。

事實上,培爾森的父親本身就是個股票分析師,他從小在耳濡目染的情況下觀察到,生物學和經濟學這兩個乍看風馬牛不相及的學科領域,其實有相當程度的共通點,每一株植栽從本質來說便是個自成一格的經濟體系,如同一間公司的營運,必須思考如何在有限的資源裡生存,甚至是降低成本諸如此類,只是培爾森單純地把這個有機體以斯德哥爾摩證券交易所來代替,如是而已。於是培爾森使用了好幾個電極連接線,一頭連接著電腦主機,另一頭則是與絲蘭棕櫚樹的葉面相接,這樣一來當電腦分析判斷出必須買進或者賣出時,棕櫚樹便能有適時的反應,再者,如果這盆棕櫚樹所作出的判斷錯誤,藝術家便會不澆水直到獲利,也就是說,假設他不斷地賠本投資,這盆棕櫚樹最後有可能會死亡,其生存與否結果將交由自由經濟市場來決定。

「基本上,我覺得培爾森是想借由幽默感,又或者說是黑色幽默以及諷刺嘲弄來達到批判資本主義社會的目的,至少絕對是一個重視物質主義的社會。」策展人尼爾森說。
同時他也補充說:「當然,這是對我們生活周遭的事物,視之為理所當然的一種批評,不過冷嘲熱諷本來就是人類情緒上的一部份。」

之所以選擇一盆棕櫚樹而不是其他有機生物,是因為對藝術家而言,絲蘭棕櫚就好比是一個年輕都會上班族的典型,必須承受許多無形的外在壓力,但卻只需要些許的照料,這樣的生物為當今急遽惡化的就業環境、特別是針對許多不願栽培青年就業人口以及僅將這些年輕人視為廉價勞動力的企業,無疑提出了一個最好的隱喻與註解;這也是為什麼整件裝置作品會包含了宜家家居公司(IKEA)出產的辦公桌椅,且儘管把它放在不同時空狀態下的台灣當代美術館裡展出,亦完全合適,全球化的議題依舊是今天社會不斷討論的焦點,而這也不是培爾森以經濟議題作為創作核心的唯一作品,在那之後還有一件作品叫做〈納斯達克聲音指數〉(Nasdaq Vocal Index, 2003-2004),藝術家使用電腦軟體,把股票市場的走勢曲線轉換成平日我們所熟悉的五線譜,接著請來一班合唱團來為大家高歌一曲,不同的公司與股價有著截然不同的弦律。

「當培爾森把兩個好像完全不相干的事物放在一起,那斯達克指數突然變成合唱團員口中飄揚出的天籟,要知道很多時候,教堂的唱詩班其實是跟葬禮有很大的關係,這件作品或多或少地在傳達一種資本主義已死的概念,再者,我認為藝術家是想要對資本交易市場的起伏,竟可以透過演算分析來致富獲利這件事情提出合理的懷疑,這其實和真實的外在世界是沒有任何連結性的,但在他懷疑同時,他也希望是能夠以較為風趣的口問來訴諸他的藝術理念。」尼爾森說。

另外,還有一件不得不提的作品,是他生前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獵殺大學炸彈客〉(2005)。該件作品提到的炸彈客泰德・卡辛斯基(Theodore Kaczynski)原本是一位美國數學家,16歲時被哈佛大學破格錄取,畢業之後一度在加州柏克萊大學任教,但是從1978年開始一直到1996年被逮捕為止,他參與了一連串的炸彈恐怖攻擊,前後寄出16個自製炸彈到大學和航空公司,總共奪走了23條的人命,也因此被世人稱為「大學炸彈客」;〈獵殺大學炸彈客〉是一件大型錄像裝置,培爾森在創作時先是花了數年時間重新翻拍了由柯蒂斯製作公司(Kurtis Productions Ltd.)和淘爾斯製作公司(Towers Productions Ltd.)共同出品的同名電視紀錄片,並且加入許多現成素材與影片片段,製作出完全不同視角的紀錄片;裝置的部分,則是單純地將原本紀錄片中的影像立體化,於是乎我們可以看到不少建築物的模型、人物肖像等等被一一放置在木製書架上,而且都是用十分容易取得的報紙、粘土、壓克力等材料來完成。這件作品清楚地顯示了培爾森不斷思考翻轉觀看立場,撼動主流價值的嘗試,而這也是我們在這次台北雙年展看到的〈絲蘭投資貿易工廠〉所揭示的基本精神。

participants70 guideline70 information70 press70 essays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