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erto Cabot 羅伯特‧卡伯

文 / 吳虹霏

 

你可曾想像過,世界的全貌在你的眼前一次展現會是什麼樣子?

阿根廷作家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用一本短篇故事描繪了阿列夫(Aleph)的所在:這是個所有真實的匯聚之處—破曉時分與夜幕、灰塵漫天飛舞中的銀閃閃蜘蛛網、地球上所有完好或破碎的鏡子、炙熱的沙漠和其中每一粒沙子、地板上蕨類植物的歪斜影子、老虎、野牛、潮汐、軍隊、星球上所有的螞蟻、還有你體內流動的血液。空間與時間的流動在Aleph中消解,我們能在瞬間看見宇宙、知識與記憶的全貌。

當年,年輕的羅伯特‧卡伯(Roberto Cabot)看見這本書時,無比嚮往,他想像世界凝結成一顆水晶,各個切面交互輝映出無數的真實,總括所有事件、地點與空間,遙遠的距離消散在光芒中。帶著這樣的渴望,他成為一位畫家,再過幾年,他成為以網路科技為主要創作手法的新媒體藝術家,到今天,他又回到繪畫這個所有藝術表現的根。

卡伯始終致力探索繪畫史與繪畫的表現,而他多年在巴西、法國、西班牙與德國的遷徙,讓語言適應力極高的他(Cabot精通六國語言)自由吸收各地當時的表現潮流,相繼反芻至各時期的普普、寫實畫作中。直到1980年代卡伯與布西歐(Nicolas Bourriaud)相識,接觸到關係美學(Relational aesthetics),探究如何解構長久以來以創作為主的中心,透過藝術建立社會性的關係,如同想望的Aleph拉進世界上的所有距離一般。

網路就在那樣的時代出現,資訊與圖像自此更無窮無盡的匯聚在同一個虛擬世界中,更能自由的轉換、傳送。波赫士有如先知般預示了Google的出現,知識以超越我們的感知能力的方式被集結,而其中,卡伯對網路的影像傳送能力最是著迷。2012年於瑞士St. Moritz展出的〈變形記〉(Mediamorphose)是一件互動裝置作品,卡伯透過與網路連接的攝影機,將St. Moritz小鎮的純樸風景與聖保羅大樓林立的都會景觀相接連。對藝術家而言,這件作品是一件訴說著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故事」,提醒著開發會造成的未來後果,而這需要科技之眼的協助才能看見全貌。藉著科技,空間代表性得以被解構銜接,我們觀看的方式被徹底的改變,我們或許能夠藉此發掘更多被雙眼忽視的真實,當然也可能讓我們以為看見了其實並不存在的事物。而這些訊息需要進入藝術家的裝置中才能完全體會,透過這件作品卡伯實現了創作的互動與參與性,拉近了與觀眾之間的距離。

卡伯的作品有很深層且多層的藝術意涵與文化思想,我們無法僅就其觀看的角度與真實性去探查,而忽略其背後支撐的哲學概念結構。在一連串與布西歐的信件中,兩人對現代主義與當下的生活處境進行了深入的討論與反思。

布西歐提出二十世紀現代主義的根性(radical)概念為追本溯源的回歸原本的起源,已不適用於全球化與多元文化下的今日。他認為身分(identity)就是源自根性的意識形態所生的病毒,對各個國家/人種的區隔成為政治畫分的籌碼。身分應是種對應當下時間與空間的變動狀態,而我們的時代應不屬於現代亦非畫地自限的後現代(post-modern),而是「異」現代(alter-modern),一個正在經歷的過程,當中的形成元素是流動的柔軟的,同時是不斷萌芽、擴張的根生(radicant )。

長年旅居歐洲各地的卡伯也提出文化的移動性,與劃分文化的荒謬性。藝術家自身的多元背景與對文化、身分的態度充分反映在2009年的〈E-景觀〉(E-Scape)系列中—作品名稱巧妙的賦予科技從文化牢籠中脫逃的能力。我們看見一系列異國景致交錯的混種景觀,且多半帶有強烈身分指涉的地理特徵:紐約的聯合國大廈的玻璃建築映照著里約重要地標糖麵包山的倒影;巴黎鐵塔被巴西的貧民窟環繞著;科隆大教堂旁是里約歷史區的殖民博物館…。這些看似真實的影像透露著相異文化共存的荒謬與不可能,卻也忠實呈現構成藝術家身分的各個元素。無論是因為網路同步並置的錄影,或是層疊的攝影所產生的多層影像,在觀看的過程中我們的意識於是形塑出一種「身分複合體」(identity complex),適用於每個21世紀的個體。除了對外物的真實性的探尋,在物換星移的時代下,在被科技深深改變的生活模式中,我們怎麼看待自己?

身心的遊牧狀態讓卡伯的創作有著這樣的特質:解構文化性參照、推翻既有思考模型與經驗理論、超越身體與感官,並能欣賞影像的觀念性象限。與其哀悼過去再也尋不得的根,他選擇去適應永恆移動的狀態,更專注融入當下的同步性過程,用更柔軟的彈性與更清醒的意識面對這不再線性的時間軸與移動性發展。

卡伯始終密切關注著科技,期待它帶來更自由的表達與更遼闊的真實。他從不持贊成或反對的態度,正如世界所有存在都不是絕對的。但科技的美學發展或許有些不符他的期待,不僅在那始終如一的原始鍵盤,還有那積年累月下來日益單一簡化的設計—電視、通訊產品濃縮成一面屏幕,正如世界成了另一種水晶鏡面的拼湊,彼此疲累的回應著彼此。

卡伯終究回到了繪畫,但仍保持著距離關注著科技,以自身的創造力賦予世界意義與想像,捕捉時代的樣貌。師承著名COBRA畫派的Pierre Alechinsky,卡伯自年輕時即對東方藝術(特別是日本藝術)的表現手法印象深刻,相對當時風行美國的照相寫實主義的完美再製感,他更相信東方對真實的體會,只要「感覺」的到它是真實的,而非表相的客觀逼真。

在繪畫的表現上,卡伯以色彩雕塑空間,把玩不同視角的立體性,把不連續的概念與地域連結成一個綜合體,我們可在其中探究真實亦或是放任想像。其中,從裝置性的白色網狀物到繪畫中的網格,格子始終是藝術家作品中鮮明的符號象徵。沒有什麼比矩形格子更能表現歐洲的現代性了,看看蒙德里安那方正鮮明的格子畫作、勒維(Sol Lowiit)的白色細小格子堆疊雕塑,還有賈德(Donald Judd)那堅固的無法摧毀的工業堆疊格。格子提出明確的領域畫分,擁抱著西方世界無可妥協的理性,是如此絕對與永恆。但在卡伯的創作中,格子成了柔軟的網子,可以到處依附、蔓延,網子反過來指出格子被理性囚禁的危險。

roberto-cabot roberto-cabot

那一絲絲像蜘蛛網的細線散布在牆上、畫布中,傳達空間深度的幻象,其深度讓人迷惑,這些線條產生出不穩定也不有限的空間,正如日常生活中的網路相連,幻象主宰了空間。這個世界早已無法理性的劃分,為達到最通澈的真實,我們必須超越感官的理解與特定思考模式,在快速變遷的時代感知與意識可能降級,也可能進化成更為柔軟包容。卡伯在繪畫中用色彩與觀看角度堆疊出幻象,用以激發想像,更巧妙置入許多訊息,讓觀眾自由的援引連接,為僵化的時代與觀看方式找尋解決之道。

在一窺世界的全貌之前,你可曾想過,那觀看從不僅限在雙眼?


參考資料

  • What is Seen Beyond the Appearance by Luiz Camillo Osorio
  • Fluctuating Spaces by Ligia Canongia
  • The Identity Complex. Where am I? Roberto Cabot’s E-Scapesby Brigitte Schenk
  • Crossed Correspondence by Nocolas Bourriaud and Roberto Cabot
  • In Sousa, at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by Fabio Olivera Nunes
  • Roberto Cabot A Rebel Againt Purity by Noemi Smolik
participants70 guideline70 information70 press70 essays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