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an Jonas 瓊.喬納思

文 / 鄭芳婷

 

瓊.喬納思(Joan Jonas),美國著名藝術工作者,崛起於六零年代及七零年代間,以帶有深厚女性主義意識的錄像裝置、雕刻物件及表演藝術作品聞名於世,現居美國紐約及加拿大布雷頓角島。

喬納思於1936年出生於紐約。大學期間,分別於麻省曼荷蓮學院、波士頓藝術博物館附設學院以及哥倫比亞大學研習雕刻、藝術史、素描、現代詩與希臘藝術。喬納思也曾向世界知名的(後)現代舞蹈工作者崔莎.布朗(Trisha Brown)習舞,後者對於身體維度與女性意識的種種實驗精神,因此也深度影響了喬納思日後的藝術創作。

本為雕刻工作者的喬納思,六零年代晚期以後進入了其後創作的型態與基調:表演與視覺的雙簧。其早期作品如〈風〉(Wind, 1968)及〈緩歌〉(songdelay, 1973)等,皆表現她對於表演身體及觀看視野的細膩觀察。喬納思擅長結合視覺影像與表演藝術,以二者之間的交融互動,檢視空間與感知的雙向關係,再現超脫語言維度的人類心理結構。其使用素材廣泛,包括舞蹈、現代劇場、日本能劇與歌舞伎以及各種視覺影像。喬納思於其〈有機蜂蜜的視覺心靈感應〉(Organic Honey’s Visual Telepathy, 1972)一作中首次使用錄像視覺,以現場直播的錄影機與監控器作為鏡像裝置,操作肉身、心靈、時間與空間四者之間的互動潛能。

喬納思的女性主義導向使她在七零年代著名的身體表演藝術運動中聲譽鵲起。她在同一年間開始製作一系列的單道錄像,以媒體視覺所帶來的知覺感受,探索其女性認同的建構與解構。「身體」與「認同」在她的作品中有如鏡外與鏡中的「本我」與「非我」,不斷循環交流、堆疊覆蓋,由於認知主體與觀察客體的相互關係持續處於不穩定的交疊狀態,「認知」成為開放詮釋的能指(signifier),「認定」(identity)因此有望返回「認同」(identification),一切「重思工作」成為可能。

八零年代以後,喬納思的作品除了複雜化原有的創作元素及女性議題,更加入電子媒體等技術,透過更為精確的視覺與劇場效果的完美結合來探索後現代社會中認同、記憶與創傷等議題。喬納思的作品通常具反線性敘事的特性,跳躍拼湊的畫面使得觀看經驗脫離常軌,進入疏離境地,使觀者不至於陷於寫實幻覺的泥沼,而能保留獨立思考的能量。在〈沙中之線〉(Lines in the Sand, 2002)一作中,喬納思以美國意象主義詩人杜麗特爾(Hilda Doolittle)的《埃及的海倫》(Helen in Egypt, 1955)及《致佛洛伊德》(Tribute to Freud, 1944)二作為素材,聯結位於賭城拉斯維加斯的路克索酒店意象,傳達藝術家對於當代政治霸權的強烈質疑。在這件作品中,巨型的投影畫面、懾人的聲響裝置及儀式化的表演身體交互配合,交織出不甚舒適的感受,看似真實又失真的畫面呼應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所論之「詭奇」概念,鄉愁與異鄉被強制性地相連,「想像的我」與「想像的他」之間的界線因此漸趨模糊。

「儀式化的物性」(ritualized thingness) 是喬納思作品不可忽視的特質。其作品中的視覺畫面豐富強烈,少有空白,動作或鏡頭不斷重複,使得本來的看似日常的意念支離破碎,存在的荒謬性由此赤裸裸地顯露出來。「正常」成為「失常」,「無奇」幻化「詭奇」,普世價值與常規的建構性因此完全暴露,解構因此成為可能。作品中大量使用的道具,諸如面具、紗巾、各類劇服等,亦各自表述,與視覺影像及表演肉身分庭抗禮。道具作為「物」,本身即承載各式各樣的文化符號,然而在喬納思的作品中,這些「物」所承載的符號遭受諧擬,轉化成有機又充滿彈性的懸浮能指。

「交疊」(layering) 也是喬納思作品一個非常關鍵的創作概念,其代表的不僅是「認同」的不斷改寫與複寫,也暗喻藝術家本身女性主義思維的演變結構。於六〇年代開始大放異彩的第二波女性主義,除了聚焦於女性在社會與經濟上的絕對平等,也開始醞釀對於女性身體權的多元解放論述,女性主義從來不是一個統一的論述,而是在歷史演變的脈落下,各方立場不斷角鬥批判的過程。喬納思的作品,充分展示此過程,揭示藝術家對於女性主義的持續活動的思考,而非單一不變的定義。在其著名的錄像作品〈干擾〉(Disturbance, 1974)中,湖面上的雙女子倒影如鏡面般交疊「真實」畫面,藝術家由此叩問「存在」本質的特性。

「鏡像」(mirroring) 亦是喬納思作品的重要策略。此「鏡像」並非拉岡 (Jacques Lacan) 的「鏡像階段」(Mirror Stage)理論,而是藝術家女性自主凝視的動作,鏡子有如自畫像,陳腔濫調的「雄性觀看」 (male gaze) 並不在討論範圍內,反而被請到了「閨房之外」。自我凝視乃是充滿能動性 (agency) 的動作,它代表了女性對於自身的重新掌權與詮釋。鏡像的策略亦展現在喬納思作品的文學取徑中,其部份作品以童話、科幻、詩歌、神話及民謠為創作素材,探究心理結構的原型 (archetype),史詩劇場般的作品風格將觀者的觀看經驗一同納入作品的大敘事中,文學角色、觀者與藝術家三者,孰為孰的鏡像,亦耐人尋味。

除上述提及者之外,喬納思另有以下作品:〈杜松樹〉(The Juniper Tree, 1976)、〈火山傳說〉(Volcano Saga, 1985)、〈已知所在思考的反叛〉(Revolted by the Thought of Known Places…, 1992)、〈井中女子〉(Woman in the Well, 1996)、〈我的新劇場〉(My New Theater, 1997-1999)及〈形體、氣味、物的感受〉(The Shape, The Scent, The Feel of Things, 2004)等。喬納思的作品在世界各地皆有展覽。紐約皇后區美術館於2004年推出喬納思作品的大型回顧展,展題為「瓊.喬納思:五件作品」,阿姆斯特丹及斯圖加特等城市亦皆辦有喬納思作品的回顧展。除此之外,喬納思的新作也在近年來巡迴世界各地,並參與各類型的大型雙年展。其作品除對日後錄像藝術、裝置藝術甚至是行為藝術的發展有深遠影響,也對女性主義的多元化產生積極意義。

在本次的台北雙年展中,喬納思將展出其著名的〈復活〉(Reanimation)一作。喬納思從2010年開始構思此作品,並於2012年於德國卡塞爾市首次展出完整版。〈復活〉以冰島作家霍爾多.拉克斯涅斯(Halldór Laxness)六零年代所著小說《冰河底層》(Under The Glacier)為發想文本,將自然冰河因暖化而消融的狀況與人們後現代生命的無常無奈感互相對照。為使觀者可以更為貼近作品,喬納思另以日式拉門為靈感,設計了紙質的想像之牆(imaginary walls),讓觀者得以全然進入作品空間,感受喬納思所構築的思維幻境。

participants70 guideline70 information70 press70 essays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