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以展覽標題為起點,檢視生態系統自身不斷遞變流轉的特質,並探討這樣的特質如何反映在藝術與機構的實踐上。因此,鑑於當前資源的短缺與氣候的急遽變化,本屆雙年展試圖在為時未晚之前,提出二十一世紀最迫切的環境相關討論。本屆策展人吳瑪悧與范切斯科.馬納克達認為,當前的生態議題應該被更密集、更公開地加以思考。為了打開與國內外廣大觀眾的對話,《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採取跨領域的參與形式。雙年展啟動全新的嘗試,希望能將生態意識發展為一種持續且普遍的思維,而不單只在美術館裡呈現。
為了生存,人類自文明之初即開始操縱、強化我們的環境。從發明車輛、發展農業,到發現賴以照明家園的化石燃料,再到種種促成旅行、通訊、貿易與現今資本主義的進步科技,我們一直在找尋改善自身生活與福祉的新方法。
然而,這永恆向前的步伐,今日看來卻正踏上生態毀滅之路,而非積極正面的進程。位於一座亞洲小島首都的台北雙年展,尤其與這個主題息息相關。亞洲由農業轉型為工業社會以來,儼然已經成為整個世界的工廠,維繫的不僅是自身,甚至是全球的經濟發展,卻大幅犧牲了環境保護。如同許多發展中的亞洲城市,臺灣全島眼下面臨著工業化、都市發展與全球經濟壓力所帶來的環境問題,甚至因為溫度上升與極端氣象遠遠超出全球平均值,而被形容為全球氣候變遷的縮影。
隨著世人逐漸意識到其迫切性,以及想要保護這顆行星的共同責任感,過去單純用科技來推動人類向前的心態,如今正調整為尋求新的、複雜的,且具實驗性的永續計畫——這些計畫同樣也照顧到人類以外的其他生命。跳脫人類本位主義,我們所接受的是各種更普遍、更全面的路線,例如系統思維,亦即將整個星球視為一個整體,當中各種生態系統相互依存,並棲居著彼此共利的多樣生物。
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奠基於成員之間的共生、互利與合作。既然全球環境問題愈發劇烈複雜,人類或許可以師法自然。生態問題的解決已經不能光靠個別領域的單打獨鬥,體認到這點,《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主張不同學科之間的開放合作,據此得來的生產力可以促進創新的思維,並且打造不同既往的解決方案。曾幾何時,這還只是科學專屬的範疇,如今我們則有必要在研究或實踐上,找出與此議題關係密切的其他聲音:包括非營利或非政府組織(NGO)、社會學家、社會運動人士與藝術家——他們擁有天馬行空的思考能力,能夠想像及創造不落窠臼的解決方案。
因此,《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邀請藝術家、科學家、社會學者、都市規劃者、社會運動人士、理論學者與非政府組織等,一同發展作品,規劃活動與研究計畫,檢視這個星球上多元的生態、經濟與社會結構,並揭示其所仰賴的互通聲息模式。儘管本展將不同的領域同時呈現在一個平臺上,卻刻意避免流於單薄的生態系統原理解說,而是將臺北市立美術館重新界定為一處協調、轉型、合作、傳播與吸收的論述空間。生態系統不僅是彼此相互依存的結構,同時也和周遭環境持續對話,所以,要成為一個完整運作的生態系統,北美館必須敞開門戶,廣納在地的聲音與視角,其中許多是來自藝術之外的領域。在《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裡,這個任務被分成三條路線:處理美術館和當下環境議題的關係;認清美術館作為一個可以融入在地社群與文化的社會參與者角色;以及在全球層面上,確保美術館能促進不同領域與機構之間的合作。因此這展覽可被視為一種體制批判,顛覆人們對美術館最傳統的想法,讓它不再是那個用來沈思物件的靜止空間,完全抽離了自身所處的環境。
在形式上,《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集結了新的大型委託計畫與現有的舊作,以及其他領域的媒材,例如紀錄片、建築、文學與檔案研究。為了符合雙年展對生態系統的編排與傳播精神,現場將有一連串工作坊、活動與研究論壇,逐一審視、涉入上述層面。這些行動加強了雙年展自我反思的能力,成為一個活的有機體,並能夠使國內外大眾參與知識的建構,一起為當下和未來的環境問題,想像出別開生面的解決方案。最重要的,這種針對美術館進行的包容性、跨領域重建,無疑為機構實踐提供了更為動態的新典範,為當代的博物館學思考做出貢獻。
以是,我們可將北美館視為本屆雙年展的中樞神經系統,其多樣化的國際相關論述超越了硬體建築的限制,達到多方的共振,成為一個更大的、全球性整體的一部份。如此一來,雙年展的所有層面都有助於建立一種包羅萬象的視野,讓世人看見生態系統如何發展、再生與彼此影響,而這一切皆有賴於整體的合作、包容性的系統思維、順暢的溝通,以及對於改變的全新適應。
吳瑪悧
德國杜塞道夫藝術學院畢業,目前任教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吳瑪悧的研究及創作延續前衛傳統,關注藝術在公領域中的積極介入。1990年代,作品從女性主義角度進行政治社會批判,2000年始,她展開以社群為本的新形態公共藝術策劃,在2000至2004期間與臺北市婦女新知協會玩布工作坊合作《從你的皮膚甦醒》計畫,以翻轉傳統女紅概念,透過布與織縫探討女性的生命歷程;2005至2007年間在嘉義縣策劃《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讓偏遠居民的文化參與權受到關注;2006年《人在江湖-淡水河溯河行動》、2012《還我河山-基隆河上基隆河下》則與社區大學合作,讓河川及環境的真實處境受到更多的討論;2010至2012與竹圍工作室共同合作的《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透過一條被忽略的小溪,重新探問生態城市以及都市發展的問題,於2013年以此作品獲得第十一屆臺新藝術獎。吳瑪悧於2016年獲得國家文藝獎,近年持續關注生態環境議題,並以藝術做為人文與自然的中介,展現藝術型態的多樣可能與藝術家的豐沛能量。
范切斯科·馬納克達 Francesco Manacorda
1974年生於義大利杜林,范切斯科·馬納克達畢業於義大利杜林大學教育科學學系、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當代策展碩士。活躍於藝術評論平臺,評論文章常見於國際重要藝術媒體,藝術理論撰述豐富,曾替多位藝術家作品集撰寫評論專文。2007至2009年期間擔任英國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 Barbican Art Gallery )策展人,並在巴比肯藝術中心策劃《火星美術館陸生藝術展》( Martian Museum of Terrestrial )、《激進的自然-1969至2009回應地球變遷的藝術和建築》( Radical Nature – Art and Architecture for a Changing Planet 1969-2009)等大型展覽。曾於2007年第五十二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擔任斯洛維尼亞國家館策展人、2009年第五十三屆威尼斯雙年展擔任紐西蘭國家館策展人、2013年擔任第五十五屆威尼斯雙年展評審團委員。馬納克達也曾任獨立策展人,策劃《次大陸—當代藝術中的印度次大陸》( Subcontinent –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in Contemporary Art:桑德烈多.利利杜林基金會,義大利,2006)等展覽)。於2010年至2012期間擔任義大利杜林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Artissima)總監,2012至2017年期間擔任利物浦泰特美術館( Tate Liverpool) 藝術總監。馬納克達任職利物浦泰特美術館期間曾策劃《蒙德里安與他的工作室》( Mondrian and His Studios)、《格林.利貢:遭遇與碰撞》( Glenn Ligon: Encounter and Collisions)、《想像的美術館》(An Imagined Museum)、《李奧諾拉.卡靈頓:逾矩》( Leonora Carrington: Transgressing Discipline)、《凱西.威爾克斯》(Cathy Wilkes)等展覽,並於2016年共同策劃利物浦雙年展( Liverpool Biennial)。曾於2006至2011年期間於倫敦皇家藝術學院( Royal College of Art)當代藝術策展學系( Curating Contemporary Art Department)擔任客座講師,目前擔任V-A-C基金會藝術總監( V-A-C Foundation)、並於利物浦 LJMU 藝術設計學院( LJMU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擔任客座教授。
參與者
展覽平面圖
最新消息
節目
論壇
策展團隊
吳瑪悧、范切斯科·馬納克達(Francesco Manacorda)
陳盈瑛、克蘿依·哈莒(Chloe Hodge)

余思穎
吳昭瑩、蘇嘉瑩、蕭琳蓁、黃惠婷、簡正怡、陳苑禎、張琬菱、洪思吟、籃筱涵、蘇子修
支涵郁
簡伯勳
李佳霖、林以婕、蔡雅祺、陳宏圖、王麗莉、鄭瑞瑜
莎拉.迪邦特(Sara De Bondt)、張軒豪
呂彌堅
羅鴻文
千鳥藝術有限公司
陳志建、許紋菁
林冠名
福麟室內裝修、豊禾室內設計、大觀國際
龍興廣告工程
黃健榮、郭景捷、何柏儒
林昭彰、葉書維、楊智全、曾榮欽、陳融詳
高子衿、何冠緯、宋郁玫、方嘉儀、劉惠平、章綺芸
周晏如
陳泳任、曹旖彣、陳志和
奇蹟光影娛樂有限公司
詹彩芸、王柏偉、廖春鈴、雷逸婷、蔡牧容
熊思婷、柯佳佑、葉庭君、許玄淳、施淑宜、蔡春陣、梁恩睿
廖芸娜
饒德順、張銘育、陳雅萍
梁嵐卉、顏明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