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參與者 >
亨利克.赫肯森 Henrik HÅKANSSON
顛倒的樹(映射),2018
光盲,2018

亨利克.赫肯森藉展覽的語境,重新創造他記錄自然循環現象中的片段,以激起人們對共生於地球上的各種生物能有更深刻的感受。他慣常利用科學儀器(錄影監視系統、錄音設備、分析聲音和動作活動的電腦程式)研究大量的物種,並於現地創作,發展出既是藝術品也是實驗的作品。

 

設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入口大廳的是赫肯森持續發展的作品《顛倒的樹(映射)》。一株在地樹木被倒掛,極不自然地在地板上方停懸,被物化的樹成為一件雕塑;藝術家在此挪用了杜象將非藝術轉移到藝術空間的概念。樹枝在樹冠上方和下方的鏡子中無盡反射,這株單一的樹喻指所有樹種,以及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與對它的剝削。

 

配合此件雕塑共同展出的,是與臺灣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低海拔試驗站共同合作的委託創作全新影片《光盲》。該試驗站位於離臺北二小時車程的烏石坑,此外還有中海拔與高海拔試驗站,其各項配合性保育計畫致力保護臺灣所有的特有物種。

 

赫肯森在2018年間研究了在臺灣的四千多種蛾類,其中包括皇蛾。這種全世界體型最大的蛾類/蝶類的翼幅可達三十公分。在烏石坑,藝術家和臺灣蛾類專家徐渙之先生合作,把這些夜晚出現的飛蛾引到一個臨時的露天劇場布置。他們用水銀燈吸引這些昆蟲演員,再拍攝牠們在白色背景前像皮影戲般的演出;這齣午夜場的背景音樂來源是尖銳的蝙蝠超音波聲景,再由藝術家轉成人可以聽到的頻率。

 

赫肯森於2018年拍攝的影片《甲蟲》則於台北雙年展的影片放映單元播映。


亨利克.赫肯森,1968年出生於瑞典,現居住及工作於法爾肯貝里和柏林。

亨利克.赫肯森,《光盲》,2018,雙頻道錄像,彩色、有聲,蝴蝶框
亨利克.赫肯森,《光盲》,2018,雙頻道錄像,彩色、有聲,蝴蝶框
亨利克.赫肯森,《光盲》,2018,雙頻道錄像,彩色、有聲,蝴蝶框
亨利克.赫肯森,《光盲》,2018,雙頻道錄像,彩色、有聲,蝴蝶框
亨利克.赫肯森,《光盲》,2018,雙頻道錄像,彩色、有聲,蝴蝶框
亨利克.赫肯森,《光盲》,2018,雙頻道錄像,彩色、有聲,蝴蝶框
亨利克.赫肯森,《光盲》,2018,雙頻道錄像,彩色、有聲,蝴蝶框
亨利克.赫肯森,《光盲》,2018,雙頻道錄像,彩色、有聲,蝴蝶框
亨利克.赫肯森,《光盲》,2018,雙頻道錄像,彩色、有聲,蝴蝶框
亨利克.赫肯森,《光盲》,2018,雙頻道錄像,彩色、有聲,蝴蝶框
亨利克.赫肯森,《顛倒的樹(映射)》,2018,杜英、鋼、玻璃鏡面、不鏽鋼鏡面、鋼索、木板、溼度計、澆灌系統,尺寸視空間而定
亨利克.赫肯森,《顛倒的樹(映射)》,2018,杜英、鋼、玻璃鏡面、不鏽鋼鏡面、鋼索、木板、溼度計、澆灌系統,尺寸視空間而定
亨利克.赫肯森,《顛倒的樹(映射)》,2018,杜英、鋼、玻璃鏡面、不鏽鋼鏡面、鋼索、木板、溼度計、澆灌系統,尺寸視空間而定
亨利克.赫肯森,《顛倒的樹(映射)》,2018,杜英、鋼、玻璃鏡面、不鏽鋼鏡面、鋼索、木板、溼度計、澆灌系統,尺寸視空間而定
亨利克.赫肯森,《顛倒的樹(映射)》,2018,杜英、鋼、玻璃鏡面、不鏽鋼鏡面、鋼索、木板、溼度計、澆灌系統,尺寸視空間而定
亨利克.赫肯森,《顛倒的樹(映射)》,2018,杜英、鋼、玻璃鏡面、不鏽鋼鏡面、鋼索、木板、溼度計、澆灌系統,尺寸視空間而定
亨利克.赫肯森,《顛倒的樹(映射)》,2018,杜英、鋼、玻璃鏡面、不鏽鋼鏡面、鋼索、木板、溼度計、澆灌系統,尺寸視空間而定
亨利克.赫肯森,《顛倒的樹(映射)》,2018,杜英、鋼、玻璃鏡面、不鏽鋼鏡面、鋼索、木板、溼度計、澆灌系統,尺寸視空間而定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