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美國重要實驗電影作者史坦.布拉克基去世,這引發了吳俊輝對他所創作之經典作品《蛾影》(1960)的觀影記憶,那是一部沒有使用攝影機,而在透明膠片上拼貼花瓣及植物以產生蝶蛾紛飛的奇妙影像。《(男孩)轉世》便是一部向布拉克基致敬之作。吳俊輝從電影工作室的垃圾桶中撿拾他人所遺棄的素材膠卷,然後將乾燥花瓣黏貼在影片上,以形成一個雙重的交疊幻象;原先被棄置的男孩影像,經過作者的再製而被重新賦予轉世生命,就像在重新凝視與省思機械複製開端時代的文明。
吳俊輝的實驗電影創作善於再利用舊有影像檔案,使其作為介質以重新省思自我與媒介的關係。例如2000年的作品《洗澡狂》便是將希區考克名作《驚魂記》(1960)中的浴室謀殺片段,還原成單格靜照,再次通過音畫的重複剪接,以顛覆觀眾期待戲劇高潮的觀影經驗。在動態影像的連續組成畫面中,吳俊輝反覆實驗著「動」/「靜」之間所延伸的各種意義。其最新創作《歐洲甦醒》便是由靜止畫面出發,利用他多年來在各地旅行所記錄下的跨規格底片(35釐米幻燈片、16釐米、8釐米、超8釐米....)重組拼貼,使之進入每秒二十四格的動態電影時間性之中。作者在異國所經歷過的各種風景已成檔案,他將這些檔案與個人成長的私密生活照以手工方式交相重疊,透過對影格停留時間的數位化控制,其所產生的不同時空對話,激起了他對自我身分與土地的各種異想。《歐洲甦醒》試圖同時喚醒作者與觀者內心深處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