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誌」源於二十世紀初期的日本,一群文學作家同好自費出版刊物作為交流的同人活動,後來慢慢演變成以青少年次文化中的漫畫為主流的「漫畫同人誌」。漫畫同人誌大體上又區分了「演繹」與「原創」兩類,演繹同人誌即是擷取當下流行的商業動漫畫角色加以自由想像劇情創作而成,而原創同人誌則屬於完全自創的主題風格。日本同人誌活動挾著動漫畫巨大的傳播影響力,對於亞洲其他國家的次文化風貌亦產生了深遠影響,台灣的同人誌活動便是移殖自日本,但在同質次文化感染之下,它也演變出各類不同的新詮釋,原創型同人誌作家VIVA便是一位重要的代表。
VIVA的最大創作特質便在於排除受日本風格影響,截至目前為止的十七部出版品,緊緊環繞在他的自我身分與生存環境主題,其關心的議題極為多變。VIVA以中國經典著作《三國誌》與《論語》為藍本所改編的多本四格漫畫,將傳統文化及典故轉譯為當下的次文化現象,它明顯的以極度戲謔手法在探尋自我與生存環境間的定位,以明確表達自我存在的主體意識,這個傾向在他的最新創作《同人誌的同人誌》中表露無遺;《同人誌的同人誌》將作者自己的同人誌經驗轉為四格漫畫,它一方面反應了同人誌創作者的生存艱辛,另一方面也提示了生存環境啃蝕自我主體認同的危機現象。
VIVA的最新裝置嘗試,將以他的創作歷程,反應身為同人誌創作者的身分追尋。如圖書館檔案櫃般的120個抽屜中,放置了歷年創作的120幅四格漫畫,我們每拉開一個抽屜,便感受了作者身體力行的一次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