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契斯柯.維佐里重拍《羅馬帝國豔情史》無疑贏得了2005年威尼斯雙年展的「醜聞大賞」。有些專家認為是天才之作、有些則嗤為無稽之談,但不論如何,一般大眾的確為之深深著迷,他們的確看到,在片子裡閃閃躲躲、嘻笑做作的演法,還有公然玩弄歷史題材的背後,有一個藝術界甚少觸及的領域。對我們這個粗俗而又一心著迷於名人和性的社會,這是一份合適的獻禮,目的不是要批評諷刺這種作法,而是甚至要在被諷刺的主題出現之前,就先一步加以諷刺。
維佐里的《羅馬帝國豔情史》之所以是一部了不起的當代藝術作品,原因常常被忽略:這根本還不是一部影片,只是預告片,而正片很明顯根本不會開拍。片中有巨星海倫.米倫、班尼西歐.迪特洛,寇特妮.洛芙,再加上凱倫.布雷克,另外還有配音員嚴肅地講著電影預告那種制式化的噱頭,但維佐里的重點有一部分其實在於:他的《羅馬帝國豔情史》可能是你根本無法付錢看到的,有的只是正片前的一場三分鐘預告。
維佐里最近首次於美國洛杉磯的藝廊中展出作品,在開幕後的晚宴上,可以看出假弄嘲諷已經逐漸成為他作品重要的一部份。晚宴上,滿室巨星與趨炎附勢者都聚在比佛利希爾頓飯店,紀念《羅馬帝國豔情史》原片的導演維多八十歲生日,但在酒過三巡之後,他們才知道那天根本不是維多的生日,不過是維佐里假造出來的。
而維佐里這種不斷嘲弄的態度,正反應了他對目前藝術世界愈趨浮華不實感到不耐,這點在他呈現於台北雙年展的作品《又見〈瑪蓮娜〉:好萊塢的真實故事》中清楚展現。此片以令人熟悉的狗仔隊方式拍攝,模仿那些揭發好萊塢黑暗面的實境電視節目。《又見〈瑪蓮娜〉》講述著維佐里這個藝術家的可怕「事實」,說他一夕成名,讓他染上了一些古怪的行徑、拍了一部奇爛無比的新片、而且還沉迷於毒品、男妓、最後無可避免地在後院的游泳池裡溺死。和維佐里其他某些作品比起來,雖然這一片比較無法令人信以為真,但《又見〈瑪蓮娜〉》仍然顯示出,我們對藝術的期待(少得可憐)和對藝術家的期待(要求甚多)之間,有著莫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