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雅.拉斯迪阿的國際成名作品,是和死去不久的屍體之間互動,但她希望自己主要還是一種詩人的角色。她的作品碰觸的,是很少人了解的文化,即使是自稱專家的人,也不見得真正了解。她很堅持,認為生者與死者之間其實有強烈的連接,但目前的文化懼怕死亡,而不願接受。拉斯迪阿同時也指出重要的一點:作為生者,其實有更多隱藏著的責任。她的藝術似乎在告訴我們,所有人很快都會面臨死亡,而她讓我們在意義之間自在地游走,甚至是讓我們準備好,來場實用的心靈洗滌
所有人都希望能夠和他人靈魂交流、以撫慰自己,而她的藝術就深植於這種需求之中。也因此,拉斯迪阿也很想了解,什麼時候溝通似乎受到阻礙、什麼情況下資訊是以不可知的方式傳遞。我們知道,在她最為人所知的作品中,那些屍體不可能「了解」她唸的詩、接受到她傳遞的生之喜悅,但或許更重要的是,我們這些活生生的觀眾可以完全了解她,要說我們才是她真正的聽眾,或許也不為過。
拉斯迪阿在台北雙年展將呈現五聲道的作品《村莊裡的說書人》,探討人際關係,再次讓我們去思考,究竟誰是在傳遞意義、誰又只是在場而已。她訪問了幾位臨床診斷為精神錯亂的女病患,錄下訪問過程、再從中挑選、剪輯成一集,她的受訪人不斷喃喃說著她們的幻想、懷疑、迷惑,有時完全不著邊際。對這位藝術家來說,一邊是對話的主題,另一邊則是希望達成交談的原始欲望(即使這次只是一直聽),要如何平衡?在這種過程中,與其說我們了解了精神異常的人的想法,不如說我們真正了解的是自己的「正常」為何。就像之前關於死者的作品,拉斯迪阿的重點在於,要是將這些女性視為「異」而放棄溝通,其實就會造成我們在倫理上的危機,因為只有在我們試著與他人溝通、而終致失敗的時候,我們才真正展現出自己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