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米安.歐特加雕刻的方式有其特點,是一種非常精細的問題解決過程,就看他最後決定究竟有哪些是的確可能創造出來,又有哪些只能以概念的方式存在。一個例子是他2004 年的木雕作品《連續/斷離》,作品就像是一張普通餐桌椅的立體圖,只是椅子忽然做了90度的翻轉,一開始看起來像是四張椅子的椅板、椅背、椅腳最後結合在一起,形成像是卡通般的混雜形式。
歐特加也有比較大型的作品,例如重新拆裝整台車輛,讓各個零件浮在空中,形成一種解構的迷你銀河;也有一對真的油桶瘋狂似地擺動,其中一個危顫顫地頂在另一個的邊上形成平衡。歐特加的雕塑模塑了他感知到的真實、探索著未知的界限,有些我們知道是真實的、有些則是我們的感官告訴我們的,之間界限何在?感知這個世界的時候,將物品拆開再重組也是一種作法,可以打破我們感知的限制。
歐特加為台北雙年展帶來的作品是《可移動的方尖碑》,這項原型概念已在他的作品中存在一段時間了:可以移動自一地至另一地的紀念碑。雖然歐特加並不是特別挪用了在美國首都的華盛頓紀念碑,但他小心地仔細複製原碑的規模、以及那種陽具崇拜的誇大,了解佛洛伊德的人都認得出來。歐特加最近的創新是在作品平衡的基座上加一條繩子,所以只要願意,每個人都可以去調整或移動它。
當然,歐特加很多令人讚嘆的作品都可以有政治解讀,但在意識形態上並不一定站得住腳,不如由他的作品來談較廣的問題,像是我們如何感知歷史、以及我們在歷史中的角色。世界的意象就在油桶的邊緣搖搖晃晃,或是紀念碑象徵的重要性太少、所以可以由一地移至另一地──這些就像是用視覺的謎語來呈現歷史上的種種難題,而不要強硬地站在特定的立場來爭辯。歐特加的作品探討的都十分實際,但總帶有理想主義的色彩,似乎想要以我們最渴望解答的問題為形式,重新為世界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