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明
1929年生於屏東海豐,逝於2022年
一場親密的場景就此構成:男孩與成人背對鏡頭,在眾多觀眾面前操持著布袋戲偶。碩大的偶頭,正是 1960 年代「金光戲」的特徵之一——用以強調戲劇張力與視覺震撼。
這幅影像呼應本屆雙年展三大概念出發點之一——侯孝賢記述布袋戲大師李天祿生平的電影《戲夢人生》——藉此揭示操偶手藝如何承載聲音與記憶,代代相傳。指導的手勢由一人傳至另一人;儘管臺灣邁向現代化,促使形式不斷創新,這門藝術的精神卻始終堅定延續。
劉安明長年行走南臺灣,紀錄勞工、小鎮居民與客家儀式等庶民日常。他的影像為我們留住了這些瞬間:公共舞台上的身影、代代相傳的手藝,以及那份想要延續所託付之物的靜靜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