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葉爾莫萊娃
1970年生於列寧格勒,現居工作於維也納及林茲
1980年代初期,在列寧格勒(現為聖彼得堡),一次技術失誤意外連通了陌生人之間的電話線路,儼然成了早期的「聊天室」。安娜・葉爾莫萊娃的裝置作品《在線上》,由三部蘇聯時期的公用電話組成,分別安裝於不同樓層,供觀眾彼此通話。
這些「開放線路」不受國家監控,提供了難得的自由。當時,人們常將硬幣繫在繩子上,利用這種小技巧撥打免費電話——只需將繫著繩子的兩戈比硬幣投入投幣口啟動電話線路,通話結束後再拉回去。這種「繫繩硬幣」既象徵「以智取勝」規避體制,也可被視為是最早的「線上」社群網絡標誌。
葉爾莫萊娃於1989年以政治難民身分逃離蘇聯,移居奧地利。她的創作橫跨多元媒材,旨於探討社會與政治議題,並經常將幽默感與日常生活的詩意巧妙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