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

唐納天

《漫遊微靦宇宙》,2023,複合媒材裝置:工事用砂丶鍍鋅鋼板丶顏料染色的水,尺寸依場地而定,藝術家提供。-圖片

《漫遊微靦宇宙》,2023,複合媒材裝置:工事用砂丶鍍鋅鋼板丶顏料染色的水,尺寸依場地而定,藝術家提供。

唐納天的創作帶領觀者進入並探索想像力的奇異幽深之處。經常可見他的裝置作品以複雜、曖昧不明的情境,挑戰人類認知的界限,重新形塑我們對看似熟悉環境的感知,尤其擅長將微型化科技、建模和遊戲等技術慧黠地揉入創作中。在本屆台北雙年展中,身兼藝術家及音樂人身分的唐納天,建造出一個精緻的「沙盒」地形,以延續他對微型立體透視模型美學的探查。

 

作品《漫遊微觀宇宙》以各種沙堆模型與鋼板結構排列出一幅布局圖;混淆了我們日常對尺度的感受。若從不同視角觀之,這些模壓成型的塊體會越看越像錯落在戰場上的碉堡,或是戰事後勤作業殘留下的普通物件,持續進行著毀滅與再生的循環。雙年展期間,沙堆一旦崩塌便會被置換,以此象徵性地與技術發展的進程相互對應;作品在晶片和碉堡之間拉出對等關係,企圖揭露許多顯而易見,但尺度有異的複雜連結,因而當觀眾由上往下俯視時,這些連結便繪製出一幅貌似印刷電路板或晶片的配置結構。

 

唐納天對「可擴縮性」(scalability,另譯為可測量性、規模化)的概念相當感興趣,這是指一個實體在不扭曲其基本特性的情況下改變相對規模的能力。在科技、商業和物流等領域,可擴縮性則代表著不惜一切代價追求擴張或成長。「可擴縮性留下越來越多的廢墟」,提出這個觀點的人類學家安清(Anna Tsing),其理論著作對唐納天的思維與創作有著深切的影響。然而,唐納天追求的並非是無限擴張的可能性,而是希望讓我們重新去認識界限,以及那些不可擴縮的新元素。

 

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