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

蘇詠寶

《書的形狀》,2023,草本植物,尺寸依場地而定,藝術家提供。-圖片

《書的形狀》,2023,草本植物,尺寸依場地而定,藝術家提供。

蘇詠寶在年輕一代香港藝術家中,有著獨樹一格的創作美學,這來自她靈巧地善用成長環境所帶來得天獨厚的養分,亦即將傳統中醫藥材與當代藝術進行結合。兩者看似遊走歷史軸線兩端的創新與傳統,在近年因人類對大自然環境反撲的恐慌及自覺,而發展出一連串對人類世的探討,繼而啟發藝術家更加謹慎地去深思自身與環境的關係。

 

蘇詠寶在本屆台北雙年展的展出作品匯集多種傳統中藥使用的材料,包括柚皮、何首烏、石決明等等。這些傳統藥材也是昆蟲的食物,以及牠們生存期間的棲地。昆蟲啃咬這些藥用植物,在孔穴中產卵。孵出的幼蟲留在這些有機物的內部,逐漸將其吞噬、掏空,最終留下一些粉末,作為牠們無盡繁衍的殘跡。蘇詠寶的工作室裡有一個草藥櫃,這些微生物的活動就發生在其中,每個抽屜都孕育著自成一體的小宇宙,讓藥材與昆蟲在此共生。於是她將這個小宇宙帶入裝置作品中,擺置了幾種有機物質,並讓寄生的昆蟲在其間留下明顯痕跡,彷彿在根據某個一絲不苟的腳本撰寫著自己的歷史。藝術家將傳統中藥設想為人類與不斷耗竭又重生的自然界之間的一種另類溝通媒介。在她的藝術世界裡,透過將草本原始屬性的轉譯和尺度規模的翻轉,似乎給了看似乾枯的大自然一個與人溝通聯繫的異度空間。

 

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