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

保羅.維希留

《碉堡考古學》,1958-1965,微噴輸出,尺寸不一,共27件。 ©Sophie Virilio-圖片

《碉堡考古學》,1958-1965,微噴輸出,尺寸不一,共27件。 ©Sophie Virilio

保羅.維希留(1932-2018年)被譽為「思考速度的哲學家」,以反思科技與戰爭對現代意識之影響著稱。他於1950年代末期開始深深著迷於德國納粹在法國海岸遺留下數以千計的碉堡。維希留在毗鄰海岸的地區成長,但由於二次大戰期間海岸線遍布防禦工事,他在孩提時代不曾真正體驗過海邊的生活,直到成年之後才見到這些奇異建物;這種感受堪比海洋本身的奇異——縱然那片「液態大陸」就在身邊,他卻無法親近。荒廢的碉堡是於此前二十年納粹占領法國期間建造的,但維希留覺得它們宛如遠古時代留下的廢墟,而其幾何造形卻又彷若外星人的太空船。在這位哲學家心目中,納粹碉堡也召喚出現代理性與暴力之間的緊密鏈結。這些碉堡是為海岸戰事而建,但由於二戰後不再有任何立即的威脅,它們只能寂然矗立在海岸線上,凝望著蒼茫的汪洋。 

 

「碉堡考古學」是維希留1975年於巴黎舉辦一場展覽的名稱,也是他一本散文集的標題,該書穿插了許多他在1958至1965年間拍攝的照片。如今,「碉堡考古學」已成為一種思考戰爭的方式:作為現代科技的極端展現,戰爭一旦發展到哪個極限點,便只會走上自毀長城一途?維希留作品中的碉堡位於陸地與海洋交界處,這些遺跡散發的陰鬱氣息透現出國防安全的無用與病態,以及自我與敵人、家園、牢獄之間的親密關聯。今天,這些建造物仍是領土衝突的清楚象徵,而領土衝突的本質早已深層改變。「歐洲壁壘」一詞曾被交戰雙方用來區分納粹佔領的歐洲及同盟國所控制的領土,但時至今日,這個詞彙卻被極右政治黨派挪用,企圖以此概念阻止非歐系人口進入歐洲,並在歐盟內部限制來自鄰國的「外國人口」流動。

 

2023台北雙年展自維希留的碉堡系列攝影作品重印了二十七幅照片,以衛兵之姿守護一樓和二樓的展廳。

 

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