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

派翠西亞.博伊

《操作員 (再融資2)》2017—迄今,高畫質錄像投影、彩色、有聲、繪畫、展牆,14分48秒。藝術家與紐約壬色列理工學院實驗媒體暨表演藝術中心(EMPAC)製作-圖片

《操作員 (再融資2)》2017—迄今,高畫質錄像投影、彩色、有聲、繪畫、展牆,14分48秒。藝術家與紐約壬色列理工學院實驗媒體暨表演藝術中心(EMPAC)製作

《操作員 (再融資2)》2017—迄今,高畫質錄像投影、彩色、有聲、繪畫、展牆,14分48秒。藝術家與紐約壬色列理工學院實驗媒體暨表演藝術中心(EMPAC)製作-圖片

《操作員 (再融資2)》2017—迄今,高畫質錄像投影、彩色、有聲、繪畫、展牆,14分48秒。藝術家與紐約壬色列理工學院實驗媒體暨表演藝術中心(EMPAC)製作

《操作員》,2017 – 迄今,高畫質錄像、彩色、有聲、展牆,14分48秒。紐約壬色列理工學院實驗媒體暨表演藝術中心(EMPAC)製作。於紐約80WSE畫廊展出現場照(2017),攝影:Joerg Lohse。-圖片

《操作員》,2017 – 迄今,高畫質錄像、彩色、有聲、展牆,14分48秒。紐約壬色列理工學院實驗媒體暨表演藝術中心(EMPAC)製作。於紐約80WSE畫廊展出現場照(2017),攝影:Joerg Lohse。

派翠西亞.博伊發展作品的方式,是針對作品本身製作及呈現所需的基本設備進行深入的研究。影片《操作員》的攝製採用了一套特別打造的電動攝影機穩定器(motorized camera rigs)系統,從四個不同角度採集影像。其設計目的在於透過一系列垂直與橫向追蹤運鏡,在不同高度反覆掃攝一間黑匣子劇場(black-box theater)的地面。這種類型的設備通常用於敘事電影的拍攝,在需要創造錯覺或幻象時,協助產出各種驚人效果,但《操作員》與此有別,它的運作主旨是將聲場(soundstage)作為一個製作場域來探查。博伊以數位方式在畫面中央加入十字線,與攝影機運鏡的機械化、程式化特質結合運用,這點令人聯想到機器輔助製造系統、監視攝影機、乃至無人機等多元廣泛的應用。  

 

博伊自2014年受邀創作《操作員》後,每一次的公開發表她都會重新剪輯出新的版本。博伊將合作單位所提供的參展費,設定為一次貸款的金額,而每次展出的影片長度,則根據一套運算公式來作為「償還」的依據。如此一來,作品長度成了一種財務量測值,反映出藝術家與展出機構之間的經濟關係。這部影片同時將機械系統與建築空間當作隱喻,藉此影射主觀內在性在新自由主義的壓力下所呈現的狀態。不同攝影機的組合陣列,替代了不同競爭動因所構成的網路,在自我調節與自我監控間,不斷朝追求成品的方向移動。

 

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