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旦〉,漢代/2012,陶俑裝置。圖片:震旦藝術博物館;震旦藝術博物館提供

Right

「事物」從其脈絡與再造和維繫它們的實踐中獲得身分與意義,並透過可辨識的符號而有了具體的樣態——就像身處社會化的世界一樣,透過語言、姿態與風格,我們透露出自己隸屬的特定社會環境的身分。一旦這些符號與姿態和其脈絡切割,就會失去它們固定的意義與身分。

透過「去」與「再」脈絡化的手法,周育正玩弄出處與產品、意義與物質性之間的關係。他使用設計的策略與「把戲」來達到巧妙的意義挪移,因此產生出驚嘆、訝異的瞬間,引動我們對於定義所見、所知框架的省思點。

他於本屆雙年展中展出的三件作品,就包括了這樣的挪移與介入。第一件名為〈震旦〉的作品是與一間設址於台灣的公司合作,該公司擁有世界知名的中國古物收藏。在雙年展中展出其藏品中的一組物品——但其呈現方式完全不同於一般「古物」展示的樣貌。捨棄以「過去的瑰寶」為定位的展示手法,周育正選擇用「奇觀化」的手法呈現——將古物放在後現代風格的玻璃櫥窗中,打著移動的燈光。

價值如何透過脈絡與靈光被生產,而對於過去的褒貶評價又如何在現下產生?這些提問的力度因櫥窗中的內容物而被進一步強化,在考古學上被歸為陪葬品的各類人像(如僕役),其實際功能是在冥界侍奉亡靈。

周育正的另一件作品亦凸顯及顛覆畫廊與博物館機構的角色及其空間的「文法」。他將日常物件,如飲料瓶,放在北美館一樓展間內才加裝不久的空調金屬管上,彷彿是建築工人所留下一般。第三件作品則安排置放於其他樓層的展間裡,他從臺北市立美術館的典藏中借出藝術家楊柏林的兩座極為相似的雕塑作品,將之設置在館內兩處在建築設計上風格雷同的地點。

周育正,1976年生於台灣,現居住及工作於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