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級垃圾研發公司 在苗栗〉,2012,從舞台右中至左中方,木質燈箱、雷射半透片輸出,100 × 120 × 15公分

Right

共同合作:陳淇榜、吳語心、劉季易、施佩君、顏綱、蔡濟民、邱俊達、周安曼、李蝶衣、馮志銘、王相評、陳谷明、蔡濟安

每件物品皆有其名稱、位置、價值與利益或象徵意義。大部分的社會心力都是花在保持「物品」和它們的分類(尤其是考量安全或是文化價值之需)。但在這項法則之前、之下與之後,總有著許多不確定性與混亂雜生。由藝術家葉偉立於2010年發起的〈古董級垃圾研發公司 在二零六〉,正是獻給這樣的不確定性與事物的越界運動。

這項以過程為導向的計畫從2010年開始,由十四位藝術家共同參與一件具體的空間改造計畫,至今已在各種不同的臨時性合作實踐,其中涉及了生產、反思與媒體等多樣形式。這個計畫繪製出了藝術、古物或垃圾等不同類別之間的過程與運動。這些類別間的危險平衡發揮了地圖般的作用,標誌出社會秩序的「轉變」,諸如都市更新中的貶值或毀滅、商品資本主義的價值生產、或藝術「價值」那魔術般的產生過程。

這三種類別都各自勾勒出某種超越實用性的物件種類。「垃圾」意味著物件再也沒有價值。垃圾堆裡的物件確確實實地「崩解」了,變得「不純粹」、「毫無差異」,也就是沒有清楚的界線——這讓垃圾跟嫌惡之物幾乎成了同義詞。在這個混雜的界域中,葉偉立找到了這個計畫可用的素材:從空間改造計畫中搶救出的物件,以及從路邊的非法垃圾棄置地、附近工地、海邊或河床撿來的物件等。這些被丟棄的廢物可以被「昇華」嗎?並透過分析、評價與美學判斷讓它們升等至「古物」或是「藝術」的地位嗎?它也可以同時挑戰垃圾與藝術之間的階級關係,比如說,藝術和承擔分類評價功能的博物館、市場、或個人作者之間的關聯?或者是藝術與日常集體實踐、生活與在地性的斷裂?

葉偉立,1971年出生於台灣,現居住及工作於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