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爾包之歌〉,2010,高畫質錄像、彩色、有聲,片長5分53秒。Meyer Kainer Gallery,Vienna提供

〈畢爾包之歌〉,2010,高畫質錄像、彩色、有聲,片長5分53秒。Meyer Kainer Gallery,Vienna提供

Right

彼得.弗利德爾的作品採用了「觀念行為」(Conceptual Acts)和「模式」的特質,其用意乃在美學及政治交集處揭露再現的命題,其作品以此再現的敘事模式崩解了歷史敘述的「官方」觀點。弗利德爾強調在塑造再現和歷史之間的關係時,所生成的鴻溝和不足。

在〈畢爾包之歌〉一作中,弗利德爾運用「以真人作畫」(TableauxVivants)的形式來創造一個複雜的寓言。真人作畫的原意是把名畫中的日常即景通俗化的一種創作技法,使無緣接觸名畫真跡的民眾也能獲得賞析的機會。〈畢爾包之歌〉利用以真人作畫的形式展現不同時期的歷史畫作,而這些畫作的共通之處在於它們都和巴斯克自治區(Basque Country)有關。經多年抗爭追求獨立而著名的巴斯克自治區隸屬於西班牙,該自治區的複雜歷史圍繞著歐洲自身的對內殖民:從所謂的「少數民族問題」,到歷史上第一次以平民為目標的空襲轟炸。畢卡索的名作〈格爾尼卡〉(Guernica)便是在描繪這起事件,亦是刻劃現代暴行和現代主義藝術的曠世之作。

除了第一幕描繪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的繪畫作品〈亨利四世接見西班牙大使〉(Henry IV Receivingthe Ambassador of Spain)之外,在〈畢爾包之歌〉裡提及的其他多數畫家和他們呈現的主題則較罕為人知,暗示了真正的危機是在某種景框內創造一種反圖像式的記憶(counter- iconographic memory),而左右這種景框的,則是用以定義巴斯克追求獨立的鬥爭中所用的「恐怖主義」圖像。在這多層次結構的寓言中,也存在著真實的人物:像是皮垂特克斯(Pirritx)和波羅特克斯(Porrotx)這對小丑,他們以巴斯克語(Euskara)來娛樂和教育孩子們。而音樂作為在舞台上唯一有「臨場感」的安排,則是來自寇特.威爾(Kur tWeill)和貝爾托.布萊希特(BertoltBrecht)創作的同名樂曲〈畢爾包之歌〉(Der Bilbao-Song)的器樂演奏版本。這首歌和巴斯克國的首都畢爾包沒有絲毫關係,反而是把場景設定在芝加哥的黑幫背景。和布萊希特的世界沒有什麼不同,這裡的危機是表明了一段由邊緣(或庶民)人物所居住、填充的歷史,而這些人所揭露的是歷史學的超現實結構和虛構特質。

彼得.弗利德爾,1960年出生於奧地利,現居住及工作於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