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館的未來:分布式〉,2008,高畫質錄像、彩色、有聲,片長32分鐘。Moderna Museet Collection提供

Right

美術館曾經像座陵墓般:在這裡,物件、文物以及藝術作品會被分門別類,並加以保存以避免它們隨著時間腐朽。這個負責保存的任務讓美術館成為「生命」的反證;生命是種永恆的變化過程,而美術館則被認為是個置身在時間洪流之外的時空。

與這個觀念對照的是1958年成立的斯德哥爾摩現代美術館(ModernaMuseet, Stockholm),該館是一座「具現代性象徵」的美術館,追求積極的介入社會未來的展望,而不僅僅只是保存如同木乃伊般的過去。就是在如同斯德哥爾摩現代美術館這樣的機構之中,呼籲透明化及開放參與的呼聲才得以誕生,這類的呼籲已在美術館界的公共討論中獲得關鍵性的強度。美術館是一個可供公開參與及交流的平台——這些訴求如今已經被廣泛接受。這個努力所造成的結果已經讓視覺藝術為物件或文物的主流認知退散,讓對藝術的認知朝向藝術即社會進程(social process)的方向邁進。

在科幻風格的錄像作品〈美術館的未來〉一作中,瑪莉夏.雷凡朵夫斯卡和尼爾.康敏斯推測著以下情境:如果未來的機構將這些訴求完全內化及專業化,將會造成什麼樣的景況?他們以斯德哥爾摩現代美術館的未來館長和一位研究員之間的對話作為隱射,背景設定在2058年。這段對話講述著各種美術館在「過去」不得不接受的適應方法,舉例來說,當藝術品作為「商品」的市場崩解了之後;作品並設想美術館的可見未來,此時的美術館已成為一個國際化及充滿動能的結構體。該結構體可以在永不停歇的回饋過程中,不斷更新自體評估及適應能力,並以全新的型態投入市場經濟,進一步與之結盟。在這裡所預設的未來中,作為社會實踐的當代藝術將會扮演著被普遍認可的角色。但我們不禁臆想,由於這段對話呈現出明顯的「專業化」特質,是否在充滿能量的準企業機構滲透了生活的每個面向的時代,這個角色包含了更多針對創意資源的支持,甚至最終拿下管理的地位。在烏托邦式的投射以及批判之間的矛盾,將會成為這個屬於社會的美術館之未來願景的特質。

瑪莉夏.雷凡朵夫斯卡,1955年出生於波蘭,現居住及工作於倫敦。
尼爾.康敏斯,1947年出生於英國,現居住及工作於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