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法隆島〉,2011,高畫質錄像、彩色、有聲,片長11分44秒

〈亞法隆島〉,2011,高畫質錄像、彩色、有聲,片長11分44秒

Right

〈亞法隆島〉(Avalon)由一位企業家的訪談揭開序幕,地點是在亞洲某個無法查證的國家。受訪者創立的公司祕密地將情趣裝束產品外銷至西方。我們獲知他會進入這個產業並不是因為個人興趣,而是經濟考量,因為他發覺歐洲與美國的市場供需尚未被滿足,所以開始迎合西方世界的需求。

在影片中,幾位不同的人物談到他們如何在私人與公開生活當中,隱藏自己部分的身分,還有他們扮演什麼角色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或是如何被社會接受。作品內容包括了一些訪談,受訪者包括一名專門製作皮質情趣衣物的設計師,以及因工作或私人需求而會使用這些衣物的人士。權力的關係、中央與邊緣,在影片中不停地轉移,而後越來越清楚的是,能夠滿足他人需求的人,手上才真正掌有權力。當鏡頭帶我們看到兩名在角色扮演的遊戲中,喬裝成對立身分的個人故事,此種顛倒的權力動態與地緣政治關係產生了呼應。

〈獨立紀念日1936–1967〉則展示了一系列照片,記錄許多非洲與亞洲國家的第一個獨立紀念日。這些影像都有著熟悉、相似的情境,包括某位領袖接管了國家、某位領袖交出了國家、和獨立宣言的簽署等。賈菲利突顯出這些事件如出一轍的形式組成,以及這些影像象徵著令人欽羨的西方民族國家樣板,終究外銷到這些過去曾是殖民地國家的方式。這些照片以故事圖格方式排列在牆上,在這種形式的模型中,一個新的民族國家於焉形成。賈菲利感興趣的是這個介於中間的交雜時刻,一方領土從殖民地轉變成民族國家這二十四小時間的過渡狀態。

瑪瑞安.賈菲利,1972年出生於巴勒斯坦,現居住及工作於紐約和哥本哈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