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橋.台灣 1962〉,攝影

〈九江 江西.中國 1989〉,攝影

Right

身兼攝影家、作家、電影工作者和大學教師等身分的張照堂,自1950年代末起便是台灣社會最主要的紀錄者之一。不按歷史時序排列的〈Time of No Shadows〉系列,標題暗示了某個無法憶起的過去與無以想像的未來,而這批作品的開頭是一張他較不為人知的影像,出自其「無頭系列」創作。

攝於1962年的無頭自拍照〈板橋.台灣 1962〉是「無頭系列」的代表作,在照片裡,張照堂的身形被投射在牆上,頭部恰被牆的上緣截去,而以無頭的影子模樣呈現。這件作品暗示了失控狀態、去文化的歷史經驗、集權統治下的荒謬感,以及缺乏主體的歷史過程。〈Time of No Shadows〉涵括了藝術家1959至2004年的作品,整個系列的開展,猶如觀眾與畫面之間的持續翻轉,二者彷彿不斷地竭盡所能去企及某種消失的、隱逸的,或暗藏的元素,卻因此暴露出視覺符號及其指涉事物間不斷擴大的鴻溝。

這些照片因此顯現了「現實」的某種斷裂、乃或深邃無底。透過探索此一深邃,這些照片開展出了另一種寫實主義——它觸及的是在社會規範邊緣的經驗範疇,敞開了某種之前隱而不顯的意義;要召喚出這番意義,僅能透過姿態所隱含、暗示的內容,這些內容在影像裡顯現出來,進而揭露了某種集體表達的,關乎身體的沈澱記憶。在這系列的照片裡可見等待的人體、渴望的凝視,或是動作的抓拍,他們周遭往往並置著真實或假造的動物形體。正是透過這些動物(尤其是猿猴),「現實」其淺薄而不安定的表面被打破,被壓抑或無記憶的歷史遂連同過盛的符號和意義傾瀉而出,而這一切卻總在下幅影像裡被遮蔽或隱藏起來。經常出現的算命師畫面,和他們繪製的面相或手相(他們藉此「讀出」未來與命運),貼切地顯示了這種介於可見與不可見之間的關係。

與其說這些影像因記錄了過往,而成為歷史的印記——倒不如說,它們體現的是某種關乎歷史經驗的寫景術。

張照堂,1943年出生於台灣,現居住及工作於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