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ENG
:::
協商劇場

議題3:塑化劑爭議

協商劇場現場照。

2011年的爆發的塑化劑事件,是深刻影響整個2010年代台灣政治與社會一連串食安風暴中的第一宗本土案例。食安風暴引發了社會大眾對於財團與政府的怒吼,甚至構成了當代台灣盛行的政治感覺的一部分。雖然塑化劑案本身的各項司法判決於2018年已全部定讞。然而,案件中各個人物與企業所被課以的民刑事責任是否合理?課責是否當真能夠促進從企業行為到行政制度的各種亟需的改革,足以使得未來我們愈來愈不需要擔心這種狀況?本議題將重啟塑化劑案的中各種人物以及「非人角色」的爭議過程,再次審視看似蓋棺論定的塑化劑案歷史。將法庭轉換為協商場域,由當時活躍的各方角色,多年後來重述他們的立場與看法,並在「沒有最高裁判者」的假設情境下對話,看看將會碰撞出什麼樣的新觀點與局部共識。

陳信行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壬色列理工學院科學與技術研究(STS)博士。現任《科技、醫療與社會》主編;《台灣社會研究季刊》與 East Asia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期刊編輯委員;Society for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國際STS學會,簡稱4S)理事;RCA集體職災求償訴訟勞工顧問團成員。近年著作包括從RCA案的經驗出發、探討職災、污染、與食安這組「三合一議題」在不同政治文化脈絡下的社會實作的《看見不潔之物》。

林宜平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政策及管理研究所博士,現任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曾任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所長。學術專長為科技與社會、性別與健康、環境與健康、風險管理與溝通、醫療人類學、社會流行病學等。為RCA集體職災求償訴訟勞工顧問團成員。

鄒宗晏
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碩士論文《台灣塑化劑事件中的食品產業、技術與法規管制》獲得2020年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碩士論文優選獎。

照片出處:https___commons.wikimedia.org_wiki_File_Cloudy_agent.jpg_fbclid=IwAR0FbuKlujHNVY4NEu1W0XCJ3we2nWaNZm2G0zjD6iU7Eq-QnR7NmSmFo_k
https___commons.wikimedia.org_wiki_File_Cloudy_agent.jpg_fbclid=IwAR0FbuKlujHNVY4NEu1W0XCJ3we2nWaNZm2G0zjD6iU7Eq-QnR7NmSmFo_k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