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ENG
:::
通往世界的獸徑:潛行工作營

萬物開議:川流治理術

源於阿里山脈的曾文溪孕育嘉南沖積平原,上游記載豐厚的地質構造景觀以及造山運動的證據,中下游不僅是古生物的要塞,河口潟湖地形與溼地景觀興盛了養殖漁業與觀光業,也是黑面琵鷺度冬之處。曾文溪遠在作為南部民生主要用水來源之前,在攔砂壩造成泥沙回堵河床抬升之前,鄒族族人與母親之河(atuhcu c'oeha) 早已交織著無法分割的生命經驗。本工作營洄游踏查曾文溪探索流域的地理環境,包含上中下游所衍生不同的自然知識、聚落變遷等生態面向,透過鄒族獵人對於溪流與土地的命名故事,展開綜合性流域探查,進一步推演自身與環境的關係,邀請參與者跳脫支配性的敘事軸進行換位思考,嘗試以物的視角回應流域治理議題,萬物們於夜晚營火集會,探索彼此之間緻密的連結。

引路人簡介
安孝明
MO'O YASIYUNGU

鄒族獵人、文化導師。自 19 歲開始留在山上從事鄒族文史調查工作,憑藉對自身文化的強大熱忱與使命感,自建鄒族傳統屋。非常喜歡與擅長和小朋友互動,近年來更帶領學生透過部落山林踏訪、製作獵人陷阱、鄒族童玩等生動有趣、實地體驗的活動,讓小朋友了解科學、自然以及生命的知識,多年來與茶山國小、達邦國小合作開設鄒族文化課程,與台北崇善童軍團、環球科技大學營隊、高雄旅行社舉辦的兒童科學營隊、家扶等單位長期合作。

龔卓軍
GONG, JOW-JIUN

策展人、哲學/美學研究者。現為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副教授兼所長、《藝術觀點 ACT》主編、2022 大地藝術季策展人。主要研究領域為現象學與當代法國哲學,長期關注身體哲學、美學、現象學心理學與精神分析等議題。自2013年至今策劃多檔當代藝術展覽,長期關注在地文史、民間藝術與當代視覺藝術表述展演之間的聯結關係以及美學命題,其中「近未來的交陪:2017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獲第 16 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

特別感謝臺南藝術大學協力執行本活動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