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ENG
:::

另類重力星球

尼可拉.波伊奇+達米爾.蓋姆林+米羅.羅曼

  • 尼可拉.波伊奇

    (Born in 1986. 克羅埃西亞)

  • 達米爾.蓋姆林

    (Born in 1974. 克羅埃西亞)

  • 米羅.羅曼

    (Born in 1983. 克羅埃西亞)

        宇宙政治學的建築,2020

1972年6月初,來自一百三十三國的外交代表齊聚瑞典斯德哥爾摩,出席首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這場先鋒會議的努力結果成為一切的初始,萌發所有接續而生、以環境議題為主的國際組織、政策及宣言,其中也包含最近針對氣候變遷發表的巴黎協定。而在斯德哥爾摩的這場會議舉行的前一年,「人類環境現象系統化」的研究在社會主義主政的南斯拉夫發表,就各種環境議題提出不同的激進觀點。這項研究針對系統理論和模控學(cybernetics)進行實驗,對星球的未來開創非傳統的視野。這一系列三十六幅圖表深度探查人類、科技和自然系統的糾結關係,「人類環境現象系統化」研究可被視為是極具張力的視覺傑作,而非難以理解的技術官僚式文本線索。

然而,與斯德哥爾摩宣言相異的地方是,這個研究是克羅埃西亞建築師布朗柯.佩特羅維奇(Branko Petrovic,1922–1975)的個人見解。他的研究是由南斯拉夫人的自我管理邏輯演變而來,也融入其自身在伊索比亞擔任國際計畫專家的經驗。當時,這兩個國家皆為「不結盟運動」(Non-Aligned Movement)的重要成員國,在文化、經濟和意識形態上具有異質性,卻是混亂且分裂的世界中重要的第三勢力。

在現今這個時代,拋開舊時地緣政治概念,重新聚焦新氣候結構,已是當務之急,重訪這項將近五十年前出版的研究,讓我們得以探索一個可能「不結盟」且得以用圖表預見的星球未來。

尼可拉.波伊奇+達米爾.蓋姆林+米羅.羅曼,《宇宙政治學的建築》,2020,數位輸出於聚酯薄膜上、複合媒材,尺寸視空間而定。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尼可拉.波伊奇,《宇宙政治學的建築》,2020,數位輸出於聚酯薄膜上、複合媒材,尺寸視空間而定。

展覽概念發想:Nikola Bojic´
圖表製作:Branko Petrovic´
展覽設計:Damir Gamulin
合成人概念設計:Miro Roman
影像製作:Miro Roman
檔案研究:Irena Šimic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