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體效應(1952-1962)〉(局部),2011,56幅銀鹽相紙沖印,尺寸視場地而定

Right

耳石小組的成員為安潔莉卡.薩格(Anjalika Sagar)以及寇德伍.艾森(Kodwo Eshun),這個名稱是源自內耳器官構造,我們憑藉它來保持平衡感並具有重力感和方向感。耳石小組的創作採用各種不同的媒材,其中一大部分密切涉及對殖民主義、當代資本主義,以及由者兩者延伸出的社會想像的批判歷史研究。

若要重新以批判的方式思考日常生活的世界,則必須能夠反轉和逆轉我們慣有的感知和觀點。耳石小組的錄像作品〈詛咒〉提出的就是這種逆轉的表現。如果,實際控制並掌握「黑色鏡面」——亦即觸控式數位螢幕——的權力不在我們手上?今天,這些螢幕已經等同於訊息傳達式的資本主義世界,使我們受制於它們的魔咒。如果說,這些螢幕裡的組成物才是真正「掌握」我們的一方,將我們變成滿足它們的欲望和需求的載體,入侵我們的神經系統、感受反應和情緒?LCD螢幕的製成原料——液晶——確實是一種特殊的材質,它介於無機體和有機體、生命和無生命之間。〈詛咒〉的開頭呈現實驗室顯微鏡下所見的液晶——作為有知覺的單體——作用的過程;作品帶領觀眾進入透過液晶之眼所見的夢工廠資本主義的內在界域。影片遂成為某種「太空漫遊」、一場史詩式的緩慢羈旅,直入數位科技及其機件組合的畫素世界之核心。兩位藝術家將這部影片描述成反制當代無所不在的「資本主義魔法」形式的咒語。

〈子體效應(1952-1962)〉是一連串的檔案照畫面,這些資料來自印度女性國聯(National Federation of IndianWomen)的前任會長亞娜蘇雅.吉恩.嬋德(Anasuya Gyan Chand)。從這些照片中,我們看到印度女政治家和代表團在世界各地參訪,所及之處包括蘇聯、日本和毛澤東統治下的中國大陸。這些畫面來自一個提倡社會國際主義和團結的世界,而今它們已經大抵衰亡。今天重看這些畫面,所引發的質疑不僅關於政治,也關於歷史上的經濟發展,以及集體政治期待的眼界的今昔轉變。

耳石小組,2002年於倫敦組成的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