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守子
Kim Sooja

金守子將傳統韓國「波泰利」(布料捆包)用在她的游牧藝術作品系列,並自稱為「針線女」或「流浪女」。縫紉象徵著觀看與聯繫,而包紮則意指關係與傳統。進一步來說,縫紉與包紮可以象徵人們彼此聯繫,纏繞著周遭的空間與歷史,連結過去與未來、生與死、自我與世界。

「2727公里」是個為時九天的現場表演,滿載波泰利的卡車穿越各個對金守子有著重要意義的韓國城市與鄉鎮。這部卡車行經現代化的高速公路與農村的鄉間小路,時而快速、擁擠,時而緩慢、舒坦,周遭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不斷變化。藝術家像一根針,穿過這些代表不同時代的空間,使旅途變成一張時間的布。載滿五顏六色布料捆包的卡車也是自我的隱喻,裡面包容著歷史傳統的多重意義,同時也是在鏡中審視自己的現代人,在整個表演過程裡,重新走過自己的心路歷程,把過去和現在連結起來。

金守子將她自己的身體視為藝術家的工作室。她的流浪工作方式與無根的感覺,是她這次參展作品的靈感來源。在錄影裝置作品「流浪女」中,藝術家把波泰利系列的作法顛倒過來,自己躺在印度德里的繁忙人行道上,背對著攝影機一動也不動;她保持著靜止的姿態,固定的本體,然而環繞在她周遭的卻是個不斷變動的混亂世界,她稱其為「影像波泰利」;女性柔弱而安閒的身體,對照著川流不息的、充滿陽剛之氣的街道,時而會有幾個印度男人出其不意地出現在她的面前,好像在觀察一個沒有生命的外來物體。

在另一部錄影帶「針線女」裡,金守子面對著穹空,躺在山頂的一塊大岩石上面。除了飛過的蟲鳥與不知不覺中掠過的白雲,以及隨風輕搖的小草外,整個畫面呈現寂聊落寞的氣氛。藝術家的血肉之軀,在巨大堅硬的岩石上,彷彿整個地球支撐著面 對空無的她。

藝術家把兩部影像並排投影在牆上,以兩者的對照提出一個問題,那就是在這個急速的現代世界裡,我們要如何面對、聯繫他人和自己。不論是移動中的自我(波泰利卡車)或轉動不停的環境,這些作品都不免令人想到禪宗的公案,到底是風動還是旗子動,是自己動還是世界動。

金守子 作品
金守子
針線女(靜止畫面)
DVD錄像裝置,2000

Kim Soo-ja
A Needle Woman (still)
DVD installation, 2000
連結圖片
e-mail
連結圖片
1998台北雙年展
連結圖片
台北市立美術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