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ENG
協商劇場現場照。 協商劇場現場圖 協商劇場現場照。 協商劇場現場照。 協商劇場現場照。
:::

協商劇場

「協商劇場」為本屆雙年展在「政治協商的合縱連橫」(political and diplomatic tactics)概念之下的實踐呈現。計畫內容針對數個真實存在臺灣本地急迫需探究的社會爭議,邀請來自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Taiwan STS Association)的研究學者及五所大學的學生共同合作。藉由爭議中利害關係角色的扮演及代理,如:說客、法官、非政府組織、地方政治家等,模擬氣候變遷覺察、核廢料處理困境、塑化劑究責、離岸風電建置爭議以及助孕科技等內容,進行談判、辯論及公共治理等實際演練。

我們皆是世界的公民共存於同一個地球,環境與生物的相互依存且共為一體是生態學家們一直以來倡議的理想。然而這種理想卻被眾多現實上的爭議與矛盾不斷挑戰。「協商劇場」即是企圖建立一個教育方法學,讓持不同意見且反對彼此的人們得以有機會共聚一堂,進行協商並尋求可能解方。

合作單位: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
協同合作單位:國立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國立政治大學民主創新與治理中心
參與學校: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國立臺灣大學、世新大學、國立陽明大學(依活動場次順序排列)

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 (STS) 學會
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創立於2008年,現有會員二百餘人,會員以國內大專院校各學系教授以及中央研究院之學者為主,亦有研究生學生會員。科技與社會(STS,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研究為重視跨領域整合思考的研究領域,從科技與社會的各面向探討科技的建構與倫理,分析並關切科技社會與現代體制的複雜互動關係。學會積聚台灣STS研究近二十年發展的研究能量與學術社群,展現的STS研究成果貢獻於學術領域建制、跨領域交流、高等教育優化革新、台灣社會議題實踐等多元面向,也支持學會運作、各大學研究中心與科技部研究學門運作,及專屬學術期刊出版、多元媒體推廣等學術活動。
http://sts.org.tw/

國立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
(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Innovation, 簡稱ICI at NCCU)
學院成立於2018年,第一屆學士班學生於2020年9月入學,為台灣第一個以全球研究前瞻策略為中心的學院。ICI提供問題解決導向與跨領域整合型訓練,秉持「跨領域學習」、「資訊處理能力」、「永續發展與公民權」的核心理念進行課程設計,結合國際時事的理論與實務,培養同學問題導向之分析、思辨與實作能力,並進一步提供來自全球各地青年人才,在多元語言與文化環境中共同生活學習成長的機會。https://www.ici.nccu.edu.tw/zh-hant/about-us/

國立政治大學民主創新與治理中心
( Centre for Democratic Innovation and Governance,簡稱CDIG)
民主創新與治理中心的核心目標是推動公民參與在體制內外的發展以及對公共政策的正面影響。主要工作項目則包括:與不同政策利害關係社群的議題合作(包括議題團體、政府和常民)、研究論述和國際交流、以及民主教育和培力。CDIG嘗試透過實務、學術和教育的途徑,推動台灣民主深化的發展,目前操作的議題以科技治理和環境政策為主,相信民主實踐和創新治理的本質不只是政治制度改革,更需要仰賴公民社會中,不同的社群和民眾的公共想像,與彼此協商、理解與妥協的能力。

洪文玲(計畫統籌),美國密西根大學造船及輪機工程博士,現任高雄科技大學造船及海洋工程系副教授,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理事長,文化部水下文化資產審議委員。她致力於研究與推動公眾與工程運作的連結,特別關注公民科學、公眾對科學的認知、科學及技術的公共溝通及工程知識的建構等;過去研究的主題,包含工廠與鄰近社區對汙染排放的認知差異與行動、高雄氣爆法庭科學證據論證及技術治理的公眾性等。曾參與2019年金鐘獎自然科學紀實節目獎獲獎影集《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的製作。

王治平(行政總監),英國牛津大學工程科學博士,現任高雄科技大學造船及海洋工程系副教授,同時亦兼任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長期關注公民科學、公眾對科學的認知、船舶科普等議題,同時參與大學教育改革等教學計畫。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