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ENG
藝術家將有毒的化學物質倒入水族箱裡,創造出這座五彩繽紛的洞室。他接著錄下這些化學物質在水中緩緩凝固的過程,再投影至一百八十度的全景銀幕上。透過這個沉浸式的體驗,我們在觀察景像的同時,也為其所包圍。 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的建築美學,深深吸引著崔潔。其龐大的結構、犀利的外觀,反映出對全球建築美學的嚮往。雅溫德、杜哈、貝爾格勒、新北市的都會建築,是藝術家搜尋靈感的對象。在畫面中,這些建築並非是靜態的,而是被想像為「流」(flux),與道路交錯縱橫,在各種建設和基礎設施匯聚形成的旋風中相擁。 《鉸接碰撞》將中世紀歐洲祭壇浮雕的形狀,嵌上伺服器機櫃,這樣的配置方式也讓人聯想到交易員桌上的螢幕。雕刻的內容再現多種資料視覺化,諸如中世紀瘟疫的擴散,或是衣索比亞北部一處不穩定的潛窪地。 《小確幸之河》一作描繪我們徜徉其中的富足社會。畫面以全景呈現眾人分食蛋糕、享受按摩、五花八門的美好小物,以及遊樂園等情境,與此同時,各種戲劇性的事件—攻擊、地震、暴動—穿插並行,而後方的背景則可見到運作中的石化與核能電廠。 這些雕塑看起來岌岌可危,但卻能安然而立。作品的造形儘管—依照藝術家的說法—「隨意不拘」(aleatoire),組成的各色元素倒是其來有自。 藉由本次的雙年展,藝術家邀請觀者使用架子、磁鐵、標籤與色碼等,任意組成這些證據資料,透過圖像創造出新的敘事。過程中,他們既是評斷證據的國際法官,也是策展人,正在布置一場短暫的展覽。 這件裝置展示與「西格拉姆大樓」(Seagram Building)有關的數據及空間資訊,這是一座於1958年竣工,由密斯.凡德羅(Mies van der Rohe)設計的曼哈頓經典現代主義大樓。作品透過動態互動視覺化技術,呈現從開採原料的第一刻直到現狀的時間歷程,清楚顯露單單一座大樓的建築計畫,即涵蓋廣大的區域範圍。 瑪利安.莫里的繪畫呈現自成一個世界的地景,融入不知名且未被描述的周遭景致。她的作品結合多種地圖、巴洛克風格地圖或當代用以探勘石油的地震區域圖。 靈感源自墨西哥詩人胡安娜.伊?斯.德拉克??(Juana Ines dela Cruz)的詩作〈火〉(Incendio),這批大型織毯描繪煙霧彌漫的燃燒風景。究竟濃煙暗示著什麼?
:::

全球化星球

我們曾經做過一個夢:大家來把這顆行星給現代化吧!我們將共同生活在一個全球化世界裡。

但突然間,這個世界看起來並不那麼理想。因為氣候變遷和不平等的問題,現代化的夢已被打醒,對於什麼叫共同世界,這場夢只提供非常狹隘的意義。因此我們不得不問:是哪樣的動力,曾經推動著全球化?全球化之後,又會出現什麼?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