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ENG
:::
放映計畫:濱線運動

濱線運動

濱線運動節目單

「濱線運動」是「關於成為地球生靈」計畫的一部分,由Council 執行。
贊助支持:卡洛索基金會(Carasso Foundation)、藝術倡議基金會(Foundation for Arts Initiatives)。

影片導演:佩姬.阿維許(Peggy Ahwesh)、卡莉瑪.阿莎杜(Karimah Ashadu)、約書亞.波內塔(Joshua Bonnetta)、艾蒂絲.德金特(Edith Dekyndt)、瑪雅.黛倫(Maya Deren)、帕里西歐.古茲曼(Patricio Guzmán)、斯凱.霍平卡(Sky Hopinka)、胡台麗、尤翰.范德庫肯(Johan van der Keuken)、蕾貝卡.邁爾斯(Rebecca Meyers)、卡洛斯.摩塔(Carlos Motta)、碧翠絲.聖地牙哥.慕諾茲(Beatriz Santiago Muñoz)、潘濤阮(Thao Nguyen Phan)、潔西卡.莎拉.林蘭(Jessica Sarah Rinland)、班.里佛斯(Ben Rivers)、法蘭西斯柯.羅德里奎茲(Francisco Rodriguez)、土本典昭(Noriaki Tsuchimoto)、周滔


風扯動我的衣袖
雙足陷入沙中
我站在土地觸碰海洋的邊緣
二者交疊
溫柔地會合
在他時他處狂暴衝撞

—— 葛洛莉雅.安莎杜娃(Gloria Anzaldúa),《邊境/荒界:新美斯媞莎》(Borderlands/La Frontera: The New Mestiza,1987)


濱線是一種特殊的邊界。多數的邊界採取強制分隔,它則屬閾境(threshold),特徵為接觸和談判、變動與不穩定。它是抵達與離去、安全港口和外敵侵入之所在。根植於在地傳統又受工業發展支配,它是不同人口與環境遭逢之所在。

以海岸線為例,潮間帶——退潮時暴露於空氣中、漲潮時被海水淹沒——是週期性變化的中介地帶,其中豐富度高的物種多樣性在生態系充滿考驗的變動中尋找共同生存之道。隨著地球變暖、水平面上升,濱線成了我們最容易受到氣候緊急狀態危害的地區之一。

「濱線運動」是一影片放映項目,其探討陸地和水交界之地,它既是物質環境,也是對於世俗生存之不確定和衝突的挑釁隱喻。關注濱線不斷變動的邊界和棲息其中的生物體,我們可以學習從生態學的角度思考,理解在繁多的行為者之間存在的動態關係,藉以質問他們之間原本假定的區隔狀態。這些動態關係時而和諧,但也可能充斥傾軋和暴力,濱線是看似相互對立的世界無止境地進行協商之所在。

透過十八部在1944至2020年製作的非虛構影片,「濱線運動」探索藝術家和影片攝製者如何處理在沿岸地帶所發生的多重交鋒,提出環境危機、本土性、殖民性、社群和他者的議題。這些影片在丹尼爾.史帝曼.孟加聶所設計的空間裡,以如潮水來去的六個循環週期呈現,試圖讓我們理解真實的特殊性和複雜性,並以具電影感和口述的語言作為協助這項任務的不透明媒介。它們透過各種不同策略——從觀察、訪問到推想式的虛構故事和散文形式——在嚴重分裂對立和權力失衡無處不在的情況下,面對打造共享世界的困難和渴望。在傷害與失落之後,它們設想修復與重生的可能性。

策展:艾利卡.博森(Erika Balsom)
奎郭利.卡斯特拉(Grégory Castéra)-Council
空間設計:丹尼爾.史帝曼.孟加聶(Daniel Steegmann Mangrané)
助理:王韻頔

 

運動一(2020年11月21日至12月6日)
碧翠絲.聖地牙哥.慕諾茲(Beatriz Santiago Muñoz),《黑色海灘/馬/營地/死者/力量》(Black Beach / Horse / Camp / The Dead / Forces),2016,8分。
土本典昭(Noriaki Tsuchimoto),《不知火海》(The Shiranui Sea (Shiranuikai)),1975,2時33分。Siglo,東京
卡莉瑪.阿莎杜(Karimah Ashadu),《拉哥斯島》(Lagos Island),2012,4分44秒。

碧翠絲.聖地牙哥.慕諾茲,《黑色海灘/馬/營地/死者/力量》,2016,8分
2003年,隨著大規模的示威抗議,美國海軍撤離位在波多黎各東部外海的別克斯島,這裡從1940年代起就被用作武器測試和軍事訓練場地,環境受到嚴重的破壞,許多居民聲稱這是導致當地罹病率攀高的原因。碧翠絲.聖地牙哥.慕諾茲關注當地居民如何在淨化汙染的奮戰過程中,重新取回這個昔日的軍事管制區。她是民眾行動的見證人,但避免做任何詮釋,而是對土地進行抒情式召喚。《黑色海灘/馬/營地/死者/力量》是致力修復行動的無聲合唱,在被占用和被汙染土地的長期創痛中尋找美和新生。

土本典昭,《不知火海》,1975,2時33分
1965年,土本典昭發起後來成為長期記錄水俁灣及附近地區汞汙染對於政治社會、環境、法律等面向衝擊的工作。在多達約十七部影片中,土本典昭呈現窒素株式會社(Chisso Corporation)旗下化工場所排出的含甲基汞廢水如何摧毀海洋生態,並導致食用汙染海產的人嚴重神經病變和死亡。《不知火海》這部在1973年窒素株式會社因業務過失被判定有罪後拍製的影片,探索了這地區的日常生活。土本典昭直視受害者的苦難並堅持責任追究,充分展現強大的傾聽能力和同感心。人與其他非人物種間被證明是相互依存的,兩者同樣脆弱易受傷害,但也具備應對災變的堅毅韌性。

卡莉瑪.阿莎杜,《拉哥斯島》,2012,4分44秒
為了創造拉哥斯島失落無依的體驗,卡莉瑪.阿莎杜打造了她稱之為「攝影輪動機」(camera wheel mechanism)的裝置:就地取材,以拉哥斯工人用來運送貨物的推車為靈感,這個奇特機械上裝有數位攝影機,可以在海岸邊不斷滾動,持續不斷變換視角。沙灘和天空以各種不同的速度交換位置;所有穩定的座標如今隨著浪潮流變。當攝影輪經過移民的臨時居所——這裡即將被市政府拆除——這個拼裝的裝置嘎吱作響,再再提醒著我們支撐其動能的摩擦力。阿莎杜抗拒典型攝影機鏡頭帶有疏離感的穩定,堅持這機器是內嵌於持續變動的地緣主體的一部分。

 

運動二(2020年12月7日至12月27日)
潘濤阮(Thao Nguyen Phan),《形成沖積層》(Becoming Alluvium),2019,16分52秒。Han Nefkens Foundation,巴塞隆納
斯凱.霍平卡(Sky Hopinka),《馬瑟尼:朝向海、朝向岸》(małni: towards the ocean, towards the shore),2020,1小時22分。
瑪雅.黛倫(Maya Deren),《在陸地》(At Land),1944,15分。Light Cone,巴黎

潘濤阮,《形成沖積層》,2019,16分52秒
如影片開頭的標題所示,《形成沖積層》是「受湄公河之美與苦難啟發」的作品。潘濤阮汲取自寮國與高棉民間傳說以及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莒哈絲(Marguerite Duras)和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等作家的作品,透過詩意的寓言,以河流為核心,在三段故事裡表達失落、輪迴和變形。水壩的毀滅性崩塌、日常環境持續惡化,以及一名公主對戴上如雨季露水般美麗珠寶的渴望,形成對這個區域及其混生文化的絕妙召喚。

斯凱.霍平卡,《馬瑟尼:朝向海、朝向岸》,2020,1小時22分
霍平卡的第一部劇情影片《馬瑟尼》描繪死亡與重生的循環運動,援用美國太平洋西北地區支努干人(Chinookan people)死亡源起神話裡「Lilu」(狼)與「T’alap’as」(郊狼)對死後生命的討論。影片大部分內容以支努干瓦瓦語(Chinuk Wawa)進行,出身聖語族(the Ho-Chunk Nation)的霍平卡在二十多歲時學習了這個近乎消失的原住民貿易混合語,影片中使用到英語時則附上字幕。與清水.沙米(Sweetwater Sahme)和喬丹.梅席爾(Jordan Mercier)之間的親密對話——兩人都是霍平卡的好友和影片的重要催生者——穿插了對哥倫比亞河流域山川土地抒情詩般的描繪,以及對語言與社群、記憶與再現之紐帶的關注。

瑪雅.黛倫,《在陸地》,1944,15分
《在陸地》從一開頭瑪雅.黛倫具靈視能力的女主角從海上出現,就宣告脫離線性的時間。她仰臥在海與陸地交接之處,海浪奇妙地向後退去——運用了倒轉動作的電影技巧。黛倫對於傳統電影敘事中她所稱的「水平時間」多所批判,她主張詩意的垂直時間,既不往前也不往後退,而是凝聚了不連續的情動狀態和聯想。《在陸地》裡的時間和空間從既定的座標中解放出來,海灘和水陸交會的閾境成了各種心靈活動飄移的探索之地。事件依據夢境的邏輯被重新穿插組合,在主體的狀態與客體的現實之間沒有邊界了。

 

運動三(2020年12月28日至2021年1月17日)
艾蒂絲.德金特(Edith Dekyndt),《死海繪圖(第一部分)》(Dead Sea Drawings (Part 1)),2010,4分40秒。KADIST,巴黎-舊金山
約書亞.波內塔(Joshua Bonnetta),《兩道風景》(The Two Sight),2019, 1小時30分。
蕾貝卡.邁爾斯(Rebecca Meyers),《藍色篷幔》(blue mantle),2010,34分。

艾蒂絲.德金特,《死海繪圖》(第一部分),2010,4分40秒
取一小張白紙放在死海的水面下,艾蒂絲.德金特記錄海水中礦物質含量造成的短暫折射。藉由這個簡單的動作,原本被認定清澈的空無,顯現出充滿創造細緻波紋的能力,眾多的「繪圖」在不著痕跡中消解。德金特的小紙片是投射光線的平面,促發我們思考可見之物的極限,也是指引我們對世界保持警戒的裝置。

約書亞.波內塔,《兩道風景》,2019,1小時30分
在蘇格蘭的外赫布里底群島,許多居民至今仍使用的蘇格蘭蓋爾語中,「第二視覺」(預視)被稱為an dà shealladh,它是多數人「第一視覺」之外的感應方式,可見到或聽到即將發生的事件,特別是與死亡相關的預警。《兩道風景》以旁白講述這類靈視者的故事,中間安插和這個地區相關的影像和聲音,特別是它的自然環境。多位敘事者回憶昔日的事件,有些回溯到他們出生之前,這些故事——就如「第二視覺」本身一樣——是透過家族傳遞。其中有一些人以蘇格蘭蓋爾語講述他們的故事,研究者預測如果不採取積極的行動,這個語言將在十年之內消失。這部影片對於「第二視覺」是否迷信或是其他並不做價值判斷,而是著重在事件的描述。波內塔主要專注在五座島嶼記錄和聆聽島民的說法,探問「第二視覺」的能力和赫布里底群島孤絕海外的環境是否存在著關聯性。

蕾貝卡.邁爾斯,《藍色蓬幔》,2010,34分
邁爾斯冥想式的影片充斥著空茫大海催眠般的意象,巧妙呈現了海浪的質理、色彩和各種運動狀態。海洋看似浩瀚無垠。不過正如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在《白鯨記》(Moby Dick)裡寫的,「人們觀看海洋表面上的平靜美好和燦爛,會忘記潛藏底下跳動著老虎的心」。邁爾斯提醒我們這股亂流,把廣闊海洋的崇高意象與過去被引述的名言和再現相互對話,用這套符號組成的文化腳本印證它豐富的歷史。她擷取十九世紀美國文學、紀念碑、繪畫和博物館展示品來刻劃麻薩諸塞州海岸的美麗與狂暴。海洋同時是黑暗的空無、歷史的檔案庫,也是為陸上的人投射美夢與惡夢的布幕。

 

運動四(2021年1月18日至2月7日)
卡洛斯.摩塔(Carlos Motta),《罪惡》(Nefandus),2013,13分。
胡台麗,《蘭嶼觀點》,1993,1小時13分。中央研究院,臺北
帕里西歐.古茲曼(Patricio Guzmán),《深海光年》(The Pearl Button (El botón de nácar)),2015,1小時22分。Pyramide Films,巴黎

卡洛斯.摩塔,《罪惡》,2013,13分
兩位男子在哥倫比亞北部沿著唐狄亞哥河順游而下,其中一人為原住民,另一人操著西班牙文。在旁白中,他們訴說在殖民者到達這裡之前和之後,伴隨著基督教文明的建立,人們對於男性肛交的理解有何差異:西班牙人以它作為戰爭的武器,同時卻也譴責它是不道德行為。兩人的獨木舟行經一地,這裡的景觀已完全看不出過去它曾見證的暴行,他們思索談論的問題觸及到殖民主義不只包含土地的征服,也是分類方法的移入,它重組了人們思考、認識和行動的方式。面對這個歷史存在的暴力和偽善,《罪惡》肯定原住民認識論延續的必要性,以復興西班牙殖民前的過往作為當今解放的潛在力量。摩塔打造了一個閾境的寓言,將兩種文化的交鋒與兩個身體間的接觸建立起關聯性。

胡台麗,《蘭嶼觀點》,1993,1小時13分
「合作拍這部影片有什麼感覺?」與一群生活在距離臺灣本島只有四十五海浬外的蘭嶼居民坐在沙灘上,胡台麗在她的影片開場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而這個提問直接確立了本片的核心關懷:拍攝他者的影像代表什麼意義?一人回答她的提問時說,人類學家在這地方對雅美(達悟)族社群研究越多,對達悟族的傷害就越深。胡台麗始終把這個危險性記掛在心,她的影片特點在於它巧妙對抗了民族誌研究工作中暗藏的暴力,同時思索攝影和權力之間的關係、追求本真性(authenticity)的殖民欲望、以及當局者和局外人的界線。在處理完為到訪遊客演出的原住民文化景觀之後,胡台麗把重點移轉到當地的醫療照顧、居民的日常生活,以及他們對抗核廢料儲存的奮鬥。

帕里西歐.古茲曼,《深海光年》,2015,1小時22分
對帕里西歐.古茲曼來說,水是連結的媒介。透過這個流動的基調,他創造意義的連結座標,闡述海洋與星辰的共同之處,以及在十九世紀歐洲殖民主義開拓者到來之後被消滅的帕塔哥尼亞原住民部落,以及1970年代皮諾契特(Augusto Pinochet)獨裁政權期間被迫害和消失的人之間的共同點。運用訪問、檔案資料,以及壯麗景像的描述,《深海光年》集結了智利歷史的散文式敘述,駁斥英雄崇拜式的進步敘事和國族歸屬。古茲曼著墨於至今極少被承認的歷史創痛,以非線性時序的電影影像尋求補償和紀念的可能性。

 

運動五(2021年2月8日至2月21日)
潔西卡.莎拉.林蘭(Jessica Sarah Rinland),《伊貝拉-明亮水澤》(Y Berá—Bright Waters),2016,9分37秒。
班.里佛斯(Ben Rivers),《緩慢作用》(Slow Action),2011,45分。LUX,倫敦
尤翰.范德庫肯(Johan van der Keuken),《溼地之歌》(Flat Jungle (De platte jungle)),1978,1小時30分。Eye Filmmuseum,阿姆斯特丹

潔西卡.莎拉.林蘭,《伊貝拉-明亮水澤》,2016,9分37秒
原本標題取自瓜拉尼語(Guaraní)「ý berá」,意思是「清亮的水」,阿根廷的伊貝拉溼地面積排名全世界第二,由一百三十萬公頃的木本沼澤、潟湖和草本沼澤所組成。林蘭呈現這個地區動植物生態鬱鬱蔥蔥的十六釐米影像,配合引用廣泛資料來源的旁白和字幕:包括重新引入物種到這個地區的生物學家、十九世紀自然學家吉列默.安利奎.哈德森(Guillermo Enrique Hudson)在內的阿根廷作家,以及在地知識和網路。在這部對自然紀錄片格式進行批判的仿作裡,林蘭突顯了認識世界不同方式的相互對立,對這個類型影片的假意客觀解釋提出質問。她試圖撬開影像與文本之間的間隔,點出為被敘述對象創造完整而忠實之描述是不可能的事。

班.瑞佛斯,《緩慢作用》,2011,45分
以寶萊克斯十六釐米攝影機(Bolex 16mm camera)在四個偏遠地區拍攝,片名《緩慢作用》典故來自達爾文(Charles Darwin)的《物種起源》(On the Origin of the Species)一書,影片透過推想式的譬喻將景觀紀錄片的影像轉化成預想被水淹沒後的情境。影片的文字敘述是由科幻作家馬克.馮.史萊哲爾(Mark von Schlegell)撰寫,將我們帶領到海洋淹沒地球各大洲、島嶼社會新地理形成的時代。《緩慢作用》模仿旅遊誌的寫作手法,旁白解說四個烏托邦社會在完全孤立狀態下形成的獨有特色,配上真實地點的影像:分別是加納利群島的蘭薩羅特島、太平洋上的吐瓦魯、長崎外海被遺忘的廢墟島城軍艦島,以及里佛斯土生土長的英國索美塞特郡。里佛斯藉聲音與影像,創造了一張未來廢墟的虛構地圖,它同樣根著於我們脆弱的現在。

尤翰.范德庫肯,《溼地之歌》,1978,1小時30分
《溼地之歌》的尺度有著戲劇性地轉換,藉由微觀與廣闊鏡頭間的移動,記錄在荷蘭北部溼地的潮間帶地區正經歷快速工業化和社區抗議核電廠的時刻。尤翰.范德庫肯回顧這部影片時說道:「我想要把焦點放在瓦登海沿海的居民,透過他們來理解自然。我的重點在於有活力、有衝突性、直接了當。如果這部影片讓更多人了解到,保護瓦登海的安全是攸關他們自己的利害,我就滿意了。這意味著我們必須努力駁斥自然保育與勞工利益二者會相互衝突的這種預設。這個任務是如此艱鉅,就算只有少部分成功還是很令人欣慰。」

 

運動六(2021年2月22日至3月14日)
佩姬.阿維許(Peggy Ahwesh),《最黑的海》(The Blackest Sea),2016,9分30秒。
法蘭西斯柯.羅德里奎茲(Francisco Rodriguez),《鐵月亮》(A Moon Made of Iron (Una luna de hierro)),2017,29分。Le Fresnoy,圖爾寬
周滔,《凡洞》,2017,47分53秒。維他命藝術空間,廣州

佩姬.阿維許,《最黑的海》,2016,9分30秒
阿維許在《最黑的海》把臺灣TomoNews的動畫新聞轉化為對當代生活——特別是關於危機的影像流通和消費——帶有詭異氣息的控訴。以埃利斯.寇斯(Ellis B. Kohs)憂傷莊嚴的「帕薩卡里亞舞曲」(Passacaglia for Organ and Strings)為旁襯音樂,挪用海上緊急事故的畫面:水遭到汙染、大批死魚浮出水面,還有移民船在海上翻覆。阿維許以影片抗議對現實的輕描淡寫,她稱其為「對世界的可愛俏皮化」(the cutefication of our world),同時探索影像對於鞏固或弱化共同現實的信念所扮演的角色。近期災難暴行的可識別影像在抹去了特殊性的數位動畫形式中重新出現,阿維許藉此對這些應令我們痛心疾首的影像卻變得輕鬆易消化的現象提出質問。

法蘭西斯柯.羅德里奎茲,《鐵月亮》,2017,29分
由Le Fresnoy提供

《鐵月亮》以中國深圳富士康電子廠工人許立志的詩開場,他於2014年自殺,年僅二十四歲。影片畫面接著跨過半個地球來到帕塔哥尼亞的海上。海洋看似平靜無波,實際上卻是絕望之海,惡劣的工作環境、死者從船上被丟入液態流動的墳場。法蘭西斯柯.羅德里奎茲的影像游移於本地與全球、岸與深海之間,捕捉在智利外海捕烏賊船上試圖逃跑而喪命的中國工人於水中留下的波紋,這些在漫長海上旅程後一去不回的人們,前例斑斑可考。在《鐵月亮》裡,遠方近在眼前,眼前卻無比遙遠。

周滔,《凡洞》,2017,47分53秒
《凡洞》片名取自中國韶關名為凡洞的村子,這個村子在採礦公司強迫居民搬遷後已不復存在。片中並沒有出現這個村落的影像,但是離散的幽靈和工業對土地帶來的轉型衝擊在非現世的意象中有著沈甸甸的分量。周滔徹底捨棄敘事,跟隨著客家民族在全球的離散軌跡,於不同地點拍攝,從美國的索諾蘭沙漠、到西班牙的梅諾卡島,以及南韓仁川的港口。剝除了可供錨定特定地點的辨識特徵,這些融合指涉性(the referential)與綜合性(the synthetic)的怪異影像,顛覆了我們對於尺度比例以及圖形與背景關係(figure-ground relationships)的慣常預期。


藝術家簡歷

艾利卡.博森是倫敦國王學院電影研究的讀者,專注領域是藝術電影和紀錄片。近期著作為《海洋感:電影與海》(An Oceanic Feeling: Cinema and the Sea,2018),也是文選集《1989年以來英國藝術家的動態影像》(Artists’ Moving Image in Britain since 1989,2019)的共同編者。她的其他著作包括《獨一性之後:電影與影像藝術流通史》(After Uniqueness: A History of Film and Video Art in Circulation ,2017)和《當代藝術的電影展覽》(Exhibiting Cinema in Contemporary Art,2013),共同編輯《跨領域紀錄片》(Documentary Across Disciplines,2016)。她於2017年榮獲利華獎(Leverhulme Prize)和電影與媒體研究學會的科瓦斯論文獎(Katherine Singer Kovacs essay award);2019年,她與藝術家艾瑞克.波特萊爾(Eric Baudelaire)一同入選紀錄片藝術中心UnionDocs的UNDO學者。她的作品遍見於《Artforum》、《e-flux journal》、《Grey Room》和《Cinema Scope》等刊物。

奎郭利.卡斯特拉是當代藝術領域的策展人、教育家和編輯;巴黎Council的共同創辦人和共同總監(自2013年起與珊卓.特吉曼(Sandra Terdjman)共同擔任);現任斯德哥爾摩皇家藝術學院集體實作的客座教授;期刊《T.A.N.J.》(反自然期刊)共同編輯(與埃馬.阿里奧拉(Aimar Arriola)和裘莉亞.東儂(Giulia Tognon)共同擔任);以及巴黎「科倫尼第斯和佩佩收藏」(Kerenidis Pepe Collection)的基礎設施和方案顧問。在此之前,他擔任過貝通沙龍(Bétonsalon)的專員(2007–2009),歐貝維利耶實驗室共同共同總監(與艾莉斯.邵夏(Alice Chauchat)和娜塔莎.派特里辛-巴徹萊茲(Nataša Petrešin-Bachelez)共同擔任,2010–2012),和藝術計畫「口語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of Spoken Words)的成員(2007–2014)。

Council是奎郭利.卡斯特拉和珊卓.特吉曼在2013年共同創辦的藝術組織,致力於促進社會議題的理解。它創立的信念是基於藝術可創造有意義的社會變革,同時影響力可以延展到其他領域。Council透過與各個不同行動與專業領域的思想家及創作者合作,發展長期的藝術計畫。Council委任創作作品、策劃展覽、設計展品的組合,以及統合教育課程。除此之外,它的藝術家養成計劃AFIELD支持培養藝術家和文化實作者發展有益社會的範式性倡議。整體計畫探討健康與照顧、性別平等、生態、集體實作和社會創新相關議題。官方網站:www.council.art。

丹尼爾.史帝曼.孟加聶1977年出生於巴塞隆納。他在里約熱內盧和聖保羅兩地生活和工作。他運用多種不同媒介,創造細緻、詩意,但必然原生的實驗,質問語言在世界的位置。雖然本質上是概念性的藝術,他的裝置作品邀請觀者想像力的參與,展現對具體物件的存在和特質的強烈關懷。過去作品展出於蘇黎世設計博物館(2019)、芝加哥現代藝術博物館(2018)、斯圖加特藝術博物館(2018)、龐畢度藝術中心梅斯分館(2017),以及柏林雙年展(2016)等。

佩姬.阿維許,1945年出生於美國佳能斯堡,現居住及工作於美國紐約。

卡莉瑪.阿莎杜,1985年出生於英國倫敦,現居住及工作於於德國漢堡。

約書亞.波內塔, 1979年出生於加拿大,現居住及工作於美國紐約。

艾蒂絲.德金特,1960年出生於比利時伊珀爾,現居住及工作於德國柏林與比利時布魯塞爾。

瑪雅.黛倫,1917年出生於俄羅斯共和國基輔,1961年逝於美國紐約。

帕里西歐.古茲曼,1941年出生於智利聖地牙哥,現居住及工作於法國巴黎。

斯凱.霍平卡,1984年出生於美國芬代爾,現居住及工作於拿大溫哥華和美國密爾瓦基。

胡台麗,1950年出生於臺灣臺北,現居住及工作於臺灣臺北。

尤翰.范德庫肯,1938至2001年,荷蘭阿姆斯特丹。

蕾貝卡.邁爾斯,1976年出生於美國紐約,現居住及工作於美國劍橋。

卡洛斯.摩塔,1978年出生於哥倫比亞波哥大,現居住及工作於美國紐約。

碧翠絲.聖地牙哥.慕諾茲,1972年出生於波多黎各聖胡安,現居住及工作於波多黎各聖胡安。

潘濤阮,1987年出生於越南胡志明市,現居住及工作於越南胡志明市。

潔西卡.莎拉.林蘭,1987年出生於英國伊舍,現居住及工作於英國倫敦。

班.里佛斯,1972年出生於英國索美塞特,現居住及工作於英國倫敦。

法蘭西斯柯.羅德里奎茲,1989年出生於智利聖地牙哥,現居住及工作於智利聖地牙哥和法國魯貝。

土本典昭,1928年生於日本岐阜,2008年逝於日本南房總市。

周滔,1976年出生於中國長沙,現居住及工作於中國廣州。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