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朴贊景
PARK Chan-Kyong

1965年出生於首爾,韓國|現居住於首爾
  • 朴贊景
    《公民森林》,2016
    影片擷圖
    Art Sonje Center、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 朴贊景
    《公民森林》,2016
    影片擷圖
    Art Sonje Center、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 朴贊景
    《公民森林》,2016
    影片擷圖
    Art Sonje Center、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 朴贊景
    《公民森林》,2016
    影片擷圖
    Art Sonje Center、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 朴贊景
    《公民森林》,2016
    影片擷圖
    Art Sonje Center、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公民森林》衍生自韓國畫家吳潤(Oh Yoon,1946–1986)未完成作品《冤鬼圖》,以及韓國詩人金洙暎(Kim Soo-Young,1921–1968)的詩作《巨根》。

吳潤1984年的《冤鬼圖》畫作,是一幅描繪韓國現代化過程中,經歷許多重大歷史事件,諸如東學農民運動、韓戰、光州抗爭等運動之犧牲者(冤鬼)容貌的全景圖。而金洙暎1974年以動人文字寫下的作品《巨根》,主要是顛覆與批判固守成規的「傳統」的東方主義(Orientalism)視角。

《公民森林》延續這兩件作品精神,關注同時代的歷史創傷(trauma),以及對「亞洲哥德式」(Asian Gothic)風格的當代想像。再則,作品也借用傳統山水畫手卷,與遊樂園「鬼屋」的呈現方式,讓觀眾沿著長廊行走於黑暗中,伴隨著影像與聲響,見其林中緩緩出現的鬼神與幽靈。

幻現的鬼神幽靈,不似過往傳統無形體、猙獰悚駭之戲劇形象。在這部影片內出現的人物,反倒是以人的日常舉動與抗爭行為來表現出「幽靈性」。這些幽靈可隱喻過往傳統的形象,但現今的人們已經漸漸遺忘抗爭精神的鬼神與幽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