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放映

:
《帝國邊界 I》,2008-2009
《帝國邊界 II——西方公司》,2010

陳界仁CHEN Chieh-jen
臺北市立美術館 1F「小影院」

星期六 14:00

《帝國邊界 I》,2008-2009
錄像、彩色與黑白、有聲,中文發音、中英字幕
片長26分50秒
《帝國邊界 II——西方公司》,2010
錄像、黑白、有聲,中文發音、中英字幕
片長1小時10分12秒

1996 年陳界仁重新恢復創作後,開始和在地人民、失業勞工、臨時工、移工、外籍配偶、無業青年、社會運動者進行合作,並藉由與被排除者、社會運動者和電影工作者,結合成相互學習的拍攝團隊與臨時社群,以及通過占據資方廠房、潛入法律禁區、運用廢棄物搭建虛構場景等行動,對已被新自由主義層層遮蔽的人民歷史與當代現實,提出另一種「再– 想像」、「再– 敘事」、「再– 書 寫」與「再– 連結」的拍攝計畫。

其主要動態影像作品包括:以詩性辯證形式,討論何為「被攝影者的歷史」的《凌遲考:一張歷史照片的迴音》;以默片形式顯影當代失業勞工的生存狀態,以及「沉默」如何作為另一種發言行動的《加工廠》、《八德》、《路徑圖》;以相互衝突的音像表現形式,與「形式民主」下的新排除構造進行對質的《軍法局》;以搭建虛構場景等方式,將禁止拍攝的簽證空間、前CIA的幽靈機構,顯影為可開展「去除帝國意識」運動的《帝國邊界I》、《帝國邊界II——西方公司》;以組織臨時社群等方式,創造既有社會空間內的臨時「域外」的《幸福大廈》、《朋友– 瓦旦》;以呈現多重視角的方式,討論如何於「事件」之後,開啟其他想像與運動形式的《殘響世界》與《風入松》。

台北雙年展「小影院」選映陳界仁錄像作品:《凌遲考:一張歷史照片的迴音》(2002)、《加工廠》(2003)、《八德》(2005)、《路徑圖》(2006)、《軍法局》(2007–2008)、《帝國邊界Ⅰ》(2008–2009)、《帝國邊界Ⅱ——西方公司》(2010)、《朋友– 瓦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