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萊茵哈德. 慕夏
Reinhard MUCHA

1950年出生於杜塞道夫,德國|現居住於杜塞道夫
  • 萊茵哈德.慕夏
    《克斯費爾德》,1985
    上漆夾板、玻璃、金屬、氈,152 x 302 x 47 公分

萊茵哈德‧慕夏事物難以駕馭的實際狀態強行扣入作品中,企圖挑戰抽象論述。他的物質主義大膽且充滿反諷思維,以偽造的直觀性呈現物件,微妙操弄顯見事實與隱含意義,有時甚至看似待解的謎題。這種詭祕性源自熟悉與迷惑、可辨與不可辨的並置或混淆。作品與剩餘物之無可化約的不明性產生對立,抗拒形式主義或歷史主義的分析。

慕夏知道,美術館牆垣外那遼闊複雜的文化歷史場域,才是藝術介入真正發生的空間。他的作品是建構而成的——跟現實這個概念一樣;涉及簡練與組裝的技藝、造型與符號的撞擊、語義轄域、技術層次;它們值得並且應得某種地位及歷史。

主體與背景、作品與場所的問題,就是存在藝術事物秩序之間的問題。展覽不是用差不多的態度在牆面及空間中隨機擺置物件,而是要定義出一個具有精確物理及精神座標的情境。慕夏的作品呈現顯著的一致性,卻不受系統性的禁錮,即便他對特定物質(玻璃、木材、金屬、毛氈)和形式策略(展示櫥窗—屏幕)如此偏愛(甚至可說是迷戀)。他主觀置換日常物件的功能及場域,同時對其本體性存留懷疑:再生轉化的拾得物或標準化工業物件。一股亟欲超越物件的嘲諷精神,和對藝術品現有形式及地位的批判,打造出這些不具基座的作品,或可以說,基座就是它的文本。慕夏處理的是框架和邊界、藝術作品與無名物件、詭祕與熟悉間的隔閡,藉此審思從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到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等深植德國傳統的美學實踐。

(取材自卡特琳‧大衛(Catherine David),法國國家現代藝術中心及國家當代藝術中心,198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