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近來萬物有靈論概念席捲藝術界並非巧合。安森.法蘭克在伯恩、安特衛普、維也納、柏林和紐約等城市舉辦過的同名展覽,就是援引費利克斯•瓜塔里的理念,瓜塔里認為我們應該突破政治性或後殖民的框架來處理「賦予生命」這個主題。靈魂借了什麼東西給物?「同化」不就是殖民化的本質?用人的屬性來裝扮物件,讓動物說話,這就是在為擴張人類領域的合法性進行辯護⋯⋯當代藝術不斷在「物化(la réification)」(將活物轉變成東西)與「擬人化(la prosopopée)」(把聲音借給東西的一種修辭用法)之間搖擺。生命性與無生命性之間的關係,似乎在今天造成了當代文化的主要張力,以及宛如仲裁者位居核心的人工智能。從菲利普.K.迪克開始,科幻小說就不停在探索人類與機器之間種種的界限。我們這個時代的藝術家則展示具詩意性的機械裝置、機器人化或植物化的人類、裝了感應器的植物、工作中的動物…等等。二十一世紀初的藝術作品展現出來的就是一種活物的迴路,但若用政治的語彙就是:這些藝術作品中將東西和人都展示成能量轉換器、催化劑或傳訊者。萬物有靈論是單向的,只是將靈魂借給無生命者;然而,當代藝術則借用了生命體的所有面向。

新一代的藝術家因而探索著通過人類活動才能「獲得意義(informés)」的物材的本質,像是使用聚合物的羅傑‧海恩斯、瑪莉‧穆爾、斯特林.魯比、艾莉莎‧巴倫波茵、尼爾.貝盧法、帕梅拉.羅森克朗茨;其他如彼得‧布根豪特、哈洛‧安卡或羅傑‧海恩斯等人作品中的霧化呈現物材的臨界狀態。但是聚合化已經成為一種組成原則,它可以創造出種種介於異質元素之間的柔軟人造合金──比方說:羅荷‧普羅沃絲特、鄭楊、瑞秋‧羅絲和卡蜜兒‧安侯的錄像作品;蜜卡‧羅登伯格、納撒尼爾‧梅勒和查爾斯‧艾弗里的裝置作品;還有羅伯特‧卡伯或泰菈‧馬達尼的畫作;其他如大衛‧杜爾、尼爾.貝盧法、馬修‧羅查‧彼塔等透過「重力(pesanteur)」來發展作品,將像素的靈巧性移植到巨型物件上。